节能减排大势所趋 水电开发引来机遇期

2010年09月20日 9:10 573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水电开发借势复出
  总装机容量达240万千瓦的金安桥水电站近期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此外,西藏藏木水电站和湖南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等水电项目也于近期通过核准,再加上部分被叫停的大型水电项目在下半年复工,这一系列的举动都给了业界强烈的信号:国家的水电开发政策开始出现变化。
  业内人士指出,受节能减排压力所迫,国家对水电项目的审批政策有趋松的迹象,水电发展有望在十二五期间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十一五”水电发展缓慢,或因地质灾害频发被妖魔化
  受一些现实问题困扰,近年来我国的水电发展几乎陷入停滞,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7月发布的《2009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年报》显示,2007、2008、2009年全国核准的水电容量分别仅有234万千瓦、724万千瓦和737万千瓦,远小于这几年的投产规模,导致水电在建施工规模逐年迅速缩小,2009年底仅有6725万千瓦。
  国家能源局一位权威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受国际环境的影响,加之水库移民问题较为突出,新建项目核准处于停滞状态。”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向记者透露,十一五规划核准装机容量至少7000万千瓦,但十一五期限将近,大约只核准了不到2000万千瓦。甚至部分通过核准的大型水电项目被叫停。2009年6月,金沙江中游的华电集团鲁地拉水电站和华能集团龙开口水电站这两个大型水电项目被环保部叫停。
  对于外界对水电项目可能会影响生态环境、改变地质结构等问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没有科学根据证明水电站对生态有大的影响,有一些非政府组织对水电可能带来的危害有夸大的阐述。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们认为,水电开发对生态的影响,总体来说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
  张博庭告诉记者:“水电开发在淹没部分耕地、森林的同时会产生湿地系统,以国际上为例,凡是水资源开发程度高的国家,生态环境都很好。至于污染等生态破坏行为是后期人为的,通过加强管理可以控制。”
  今年云南大旱,对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造成巨大影响,充分暴露我国在水资源调控的不足。张博庭表示,“水电建设能够在利用水能的同时,发挥着调控水资源的作用。我国水资源调控能力落后,发达国家人均库容高达3000m3,而我国仅有500m3,差距很大。现在我国洪涝灾害严重,必须积极发展水利建设,以满足日常生产生活用水需要。”
  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向明告诉记者:“大坝建设引起的典型问题是阻断回流、鱼类受影响,最近几年我们通过研究水生物习性,建设鱼道,增加人工放养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水生生物影响。水电替代火电能够极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相信生态问题会随着有关方面重视和完善得到解决。”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石成梁向记者指出,相比水电开发引起的生态问题,温室效应引起的环境问题才是最大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1][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