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调整可能性不大 勿受利益集团左右

2010年09月20日 9:1 631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成品油定价勿受利益集团“左右”
  虽然国内油价已是3个多月未见调整,但是有关调整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讨论却是此起彼伏。有报道称,国家发改委将对成品油定价机制进行细节上的调整,22个工作日的调价周期可能缩短,4%的涨跌幅度也有望修改。这一消息目前未获国家发改委确认。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运行一年多以来,表现可圈可点,但要求调整机制的呼声也是日益高涨。其理由无非两点:调价滞后和引发投机。这两个理由是否能够站得住脚暂且不表,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背后的利益诉求很值得玩味。
  在呼吁调整的声音中,两大石油公司异常高调,从去年开始,中石油、中石化高管就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对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进行微调,以便跟国际油价接轨得更紧,甚至建议国家发改委将成品油定价权下放给企业。
  两大石油公司认为,执行新的成品油价格机制以来,虽然国内成品油价格总体上与国际油价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初步实现了与国际油价有控制的间接接轨,但也仍然存在调价不到位、调价滞后与偏差等问题。
  以2009年为例,国内成品油价一共经历了8次调整,其中5次上调,3次下调。但如果严格执行定价机制,2009年的调价次数应为10次,其中8次上涨、2次下降。事实上,目前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之间仍有每桶6、7美元左右的价差。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目前国际油价徘徊在75美元/桶附近,已经很难再回到金融危机时30多美元/桶的低水平,而未来上涨的预期则非常强烈。如果国际油价大幅攀升至100美元甚至更高,届时,一个更加市场化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无疑更符合两大石油公司的利益。这便是两大石油公司使劲“吆喝”调整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原因之所在。

[1] [2] [3][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