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斥阴谋论 中国计划建两千万吨级炼油基地

2010年09月10日 13:51 619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1998年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令许多人记忆犹新,其原因就在于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很多人被美国能源消费回升和亚洲能源需求上涨的表象所迷惑,认为世界石油需求发生了结构性改变,并预测世界石油需求会有大的增长。但这种分析只是基于一种表象的观察,并没有坚实的数据基础。生产商却倾向于相信这一预测,结果导致1998年第二季度,每天石油供给量比需求量高出350万桶。这个差值意味着有个巨大的库存并不存在于数据表上,成为“失踪的油桶”。
  这些“失踪的油桶”到底哪里去了?它们如何在统计数据中被忽略、被遮蔽的?简单来说,它们掉到数据拼盘的统计黑洞里去了。世界油气储量数据同样如此。层层迷障之下,使得计算全球油气真实储量的尝试犹如寻找“圣杯”之旅。在这种情况下,关于石油是否存在“峰值”的争论双方,各自拿着不同的数据作为论据,其势犹如鸡同鸭讲。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能源需求急剧增长,不管愿不愿意,中国早晚都将戴上“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的帽子。“鸵鸟心理”支配下的辩解和反击并不能赢得别人的理解和认同,我们需要秉承更加理性务实的态度,展示更加自洽的语言和行为逻辑。首先,我们要表明中国立足自身资源禀赋解决了大部分能源需求,实际上为全世界的能源安全作出了贡献。其次,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坚持国家的发展权和人民的幸福权,突出人均排放量、历史排放量和转移排放量等概念,承诺履行与发达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再次,为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淘汰高能耗、低效率的落后产业,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最后,要加强能源消耗等相关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定期向全球发布,并倡议各国将发布真实数据作为一项责任加以履行。只有真实可靠的数据,才能为政策制定和市场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撑。“失踪的油桶”如不能被填平,将永远是影响世界石油市场稳定的一个幽灵。

[1] [2][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