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两月三触窗口 国内机制再临考验

2010年09月02日 15:29 342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自7月份成品油两次达到调价窗口,但国内油价却“按兵不动”后,随着国际油价9月1日跌破72美元/桶,国内油价参考的三地原油加权均价进一步向-4%的调价触发窗口挺进。国内市场对于国家发改委下调油价的预期再次触发。
  国际油价1日凌晨延续 “六连阴”态势再度大幅下跌,跌幅超过3.7%,收于每桶71.92美元,创近3个月最大单日跌幅。
  纽约原油期货自8月初的82.55美元/桶一路震荡下跌,截至8月底国际油价持续在73美元/桶上下震荡。在刚刚过去的8月,该合约累计下跌幅度达到8.9%,为自今年5月份以来的首个下跌月。
  美国原油库存和汽油库存是造成近期油价连续走低的主因,统计显示,美国原油商业库存总量目前已经达到199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外,对能源需求的忧虑,以及一系列负面经济指标显示经济复苏前景的黯淡,也同样令市场担忧。
  72美元的“心理关口”加重了市场看跌气氛。市场普遍预计国际原油价格未来仍会低位运行。摩根大通日前已将第三季度原油期货价格预期从每桶77美元下调至每桶75美元,并表示反弹也只是临时行为,预计油价10月份约为每桶65美元。
  卓创资讯油品分析师齐玉芹告诉记者,三地原油均价跌至70美元/桶左右,三地变化率就可能会突破-4%的调价线。息旺能源分析师廖凯舜指出,由于国内油价是否调整主要看22个工作日的移动均价,因此后期只有当国际油价跌破72美元,国内才有下调价格的可能。据其测算,国内上次调油价时对应的国际油价水平在76美元左右。
  自6月1日国家发改委下调成品油最高零售限价至今,已经有近3个月维持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国际油价下行趋势以及72美元价位的突破为国家发改委下调油价带来了理论上的可能。据息旺能源最新监测,截至8月31日,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加权均价变化率降至-1.32%,这一数字在8月25日时仅为-0.8%。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