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煤化工产业政策收紧 难挡地方热情
2010年09月01日 8:54 3152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资源大省比拼煤化工
尽管煤化工政策从未松绑,但煤炭资源大省的煤化工热情不曾消减。
根据记者了解,晋陕蒙宁、新疆等地均将煤化工作为延伸产业链、实现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竞相规划一批煤制油、煤制烯烃项目。
“一些地方政府因急于发展煤化工,将同一块煤炭资源先后答应给几个业主;很多地方煤炭资源不落实,规划的煤化工项目比实际供煤能力有差距,需要外部调入煤炭资源。”顾宗勤说。
为了带动本地经济发展,地方政府要求企业掌握煤炭资源后必须就地转化,而非单纯向外运煤。以内蒙古为例,内蒙古提出新建井工煤矿规模不低于120万吨、露天煤矿规模不低于300万吨,且就地转化率必须达到50%以上。
为吸引有实力能源企业,内蒙古对前来投资办电厂或煤化工的大型企业集团,实行“两个50%”政策,即按项目转化量1∶2配置煤炭资源,50%就地转化,50%进入市场。
目前,内蒙古境内坐落三大煤化工示范项目。一是神华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项目,一期108万吨/年;二是伊泰集团16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项目;三是大唐国际煤制天然气项目,位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总投资257亿元,预计2012年最终达产40亿立方米。
鄂尔多斯市更是提出“不当煤老大,要当煤化工老大”,构建世界级新型煤化工基地,其正在编制5000万吨煤制油基地规划。
产煤大省山西,同样不愿在此轮煤化工的浪潮中落后。山西省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干部大会上称:“山西将抓好潞安煤制油、晋煤甲醇制油等标志性项目的建设,发展一批百万吨级的新型煤化工项目和产业集群,使之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在国家煤化工政策与地方政府诉求不一致的情况下,各省依然有诸多煤化工项目在做前期规划。根据记者了解,陕西、新疆等地方政府正在与神华集团对接,发展新型煤化工项目。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则如是概述国内煤化工现状:“传统煤化工产能严重过剩,新型煤化工尚处于示范建设阶段,煤化工关键技术和装备亟待国产化,产业面临极大的投资风险。”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