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行业面临洗牌 中国车市无概念突围
2010年08月25日 9:50 5321次浏览 来源: 综合媒体 分类: 相关新闻
7-9月份是车市传统淡季,在这之前,汽车市场从来没有过如此大规模、大幅度的降价风暴。在奥迪A4L及宝马3大幅降价的情势下,近日奔驰C级全系降价,其中C200K变相降幅达7万元,直接跌破30万元大关。
豪华车价格雪崩之前,价格多米诺其实已在更低一级的市场蔓延。在丰田召回事件的阴霾下,价格体系向来稳定的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不得不通过“全系车型降价”来防止市场份额的急速下滑,最高优惠幅度甚至达到了5万-6万元。马自达6、本田思博锐等中级车也出现二万至三万元不等降价。在中高端车型降价压力下,此前还在扛着的品牌也在暗自跟进中。
价格战已是司空见惯的手段,但是平均降幅10%,最高降价7万多,却是一种信号——汽车业正以雪崩式的降价来延续“井喷”的时间。
巨量库存引爆价格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最新数字显示,2010年1-7月,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100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4%和43%,同比增速较上半年回落5%。7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5%,环比回落12%。
根据记者走访经销商发现,一系列漂亮的数据,均是以经销商库存全面增加换来的。像宝马这类高档车一般库存深度保持在0.7~1个月左右,而中档和中低档车一般在1.3~1.5个月左右。目前来看国内半数的车企销量还尚未达标。在自主品牌中更有超过六成车企未能完成原定计划。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字显示,2010年第一季度汽车行业销售同比激增72%,但4月的同比增长仅为33%。进入5月后,乘用车库存有所上升,达到54.75万辆,比3月底增加1.81万辆。这还是不包括经销商库存的数字。考虑到运输和终端库存情况,一般行业库存量为1.5个月的产销量,也就是将近200万辆的库存。但是通过走访经销商发现,部分中低端车型的库存已经达到2个月以上。
在去年车市出现意外疯狂后,今年汽车厂商集体乐观的情绪正在遭到市场打击。
去年受汽车下乡政策刺激,以小排量车业务为主的长安、上汽通用五菱等自主品牌成为最大受益者。奇瑞、吉利等企业相继宣布进入微车行业,与长安等分食这块年消化能力高达400万-500万辆的市场。不光如此,受产销量暴增刺激,吉利、比亚迪等迫不及待推出中高端产品,集体进攻这块原本属于合资品牌的中级车阵地。
自主品牌集体谋求中高端车市场,一向拒绝低端市场的合资品牌,也在悄悄酝酿中低端通吃。8月30日,东风日产将在北京推出紧凑型两厢车市场的首款车玛驰,价格在7万-10万元。
自主品牌欲动合资品牌蛋糕,合资品牌搅局自主品牌阵地。原本差异化生存的两大阵营之间,正在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北京一位自主品牌代理商李先生,对于降价显然早有准备,“我对市场的感觉是有的。如今汽车市场和五六年前家电市场很像,谁的销售手段灵活,谁就能挣钱。”
李先生所说的灵活,是指促销技巧,也是一场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心理博弈。记者走访发现,有很多4S店针对库存车型推出了“史上最大价格优惠”等,这其中暗藏玄机。业内人士透露,其实在1.6排量车型购置税减半政策实行前,就有经销商纷纷悄然涨价,涨价后再优惠,真正优惠幅度并不那么大。这种做法随着许多品牌自身产量增加而在减少。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