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价时代呼吁油改气 天然气推广困难多
2010年08月18日 14:18 420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分类: 相关新闻
油改气推广困难重重
据统计,中国天然气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0%,随着各地纷纷进行油改气,价格低的天然气已经不能满足高涨的需求,自从2006年中国成为天然气进口国之后,进口数量就逐年增加。
相对而言,西北地区的天然气资源相对充足,但在很多中东部地区,“气荒”和加气难现象时有发生。在首先保证民用天然气以及出租车、公交车使用的前提下,很多城市才会考虑私家车的充装,甚至有些地区已禁止私家车进行“油改气”。
拥有4座加气站的银川市洁能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蒋树平说:“在建设加气站时必须要考虑到安全问题,人口密集的地方是不能设加气站的,像北京、上海那些惜土如金的大城市,建设大量加气站用于私家车加气非常困难。”
另外,在一些客观因素导致改装气难推广的同时,“油改气”本身存在的不规范、不安全以及改装后的社会认可程度不高也是阻挡“油改气”无法前进的重要原因。
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所以盛装天然气的车用气瓶早已被国家纳入到了特种设备范畴内,并由质监部门实行强制管理。同时“油改气”车辆的流动性大,行驶或停靠场所人员密集,一旦使用不当就很容易发生泄露,着火甚至是爆炸。
据了解,由于气瓶而发生的爆炸事故在国内并不少见。2006年4月16日,重庆市一辆刚刚实施了“油改气”的奥拓车加气时,车用气瓶突然爆炸,据调查,气瓶存在严重质量问题;2008年3月15日,乌鲁木齐市一辆面包车在加气时发生气瓶爆炸,司机受重伤,经调查,车辆由于在一家无资质店铺进行非法改装,使用了报废的车用气瓶。
然而,随着“油改气”改装行业的兴起,很多没有改装资质的小汽车修理厂也浑水摸鱼,而且部分车主由于不了解车用气瓶的危险性,往往为了省钱去一些非法改装厂进行“油改气”,使用的甚至是一些报废的气瓶。
另外,因为“油改气”是在原来的燃油管道附近增加钢瓶,调压阀等设施,实际上是对车内动力系统进行改装,一旦汽车改装后发生事故,车主又没有在改装之前通知保险公司,就会存在保险公司不予以赔偿的情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