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巨头逐鹿电动车产业链 建设热潮将至

2010年08月18日 8:34 402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能源巨头暗战电动车产业链
  和中石油的姗姗来迟相比,其他几大能源央企其实早已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翻江倒海”。如中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年初就与北京首科集团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北京中石化首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主要利用中石化现有面积较大的加油、加气站改建成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
  记者昨日从中石化集团获悉,该集团旗下江西新余石油分公司近日也在申请加油站增充电、换电池功能,并获得新余市政府批复,新余石油旗下41座加油站将提供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换电池服务。
  在中石化集团内部人士看来,充电、换电池功能在加油站的成功实现,将为国家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同时给消费者带来诸多便利,实现加油站加油和充电、换电池一体化。
  但两大电网公司并不希望仅仅在未来新能源汽车时代甘居幕后,它们也有意成为该领域的基础设施供应商。如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一位副所长就在近日召开的上海世博会“电气化—未来驱动力”论坛上就透露,到今年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将完成75个电动汽车充电站、6209个充电桩的建设。
  根据规划,国家电网公司将于2015年建成1700座公共充电站和300万个交流充电桩。
  而中海油去年已向一家主要为电动汽车生产锂电池的厂商——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力神公司”)投资50亿元人民币,用以在天津一个新厂建设20条电池生产线。
  “发展电动车是公司差异化竞争的战略,通过抓住新的契机来带动新的利润增长点。”中海油总公司能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管清友对记者表示,电动车的核心就是电池,而中海油也是从核心入手,收购力神公司就意味着掌握了这一核心。
  充电站标准制定需提上日程
  业内人士指出,联盟成立后将结束国企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单打独斗的局面,意味着16家央企将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相关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环节整合优势资源,集中力量共同发展新能源汽车。这不仅将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提供一个统一的平台,而且也将提高与国外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力。
  不过,中信证券石化行业首席分析师殷孝东认为,关于充电站标准的制定也需要提上日程,而由于技术上没有先例,新能源汽车在与电网的合作方面也有待观察。
  “总体上,这一模式还处在探索、尝试阶段。但长远来看,这肯定是个方向。谁先尝试,谁就可以在标准制定、市场份额等方面具有优势。”殷孝东说。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