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回避第一产煤大省 求解附加值外流

2010年08月17日 8:54 321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内蒙古煤田地质局总工程师张强说:“国有煤炭企业所占资源份额要比本地企业多得多。这些大型企业煤炭以外运为主,而煤炭外运量越多,内蒙煤炭效益损失越大。”
  根据内蒙古煤炭工业局统计,2009年内蒙古外运煤量3.3亿吨。按照坑口平均280元/吨的价格计算,外运煤炭产值为924亿元。如果煤炭到达外地后,可转化发电约6966亿千万时,产值2566亿元(按上网电价0.37元/kWh计算);可转化成油1.1亿吨,产值3116亿元(按国际油价70美元/桶机算),附加值提高2.8-3.4倍。
  “这说明内蒙古奉献了原材料,而高附加值却由外省获得。”张强说。
  内蒙古之所以难以分享煤炭工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收益,一是煤炭资源大量外运,带来价值流失;二是本地煤炭企业处于弱势地位,煤炭给地方来的利税额有限。
  内蒙古煤炭工业协会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自治区地方煤炭企业的规模与实力与全国第一大产煤大省不匹配。
  内蒙煤炭工业协会建议,地方政府要在资源配置、项目审批、建设用地等方面更多支持地方企业发展。
  在上述困境面前,一方面控制煤炭总产量,一方面将煤炭产业做大做强是内蒙古能源战略的选择。王旺旺表示:“‘十二五’期间,内蒙将继续推进煤炭大集团战略,形成大基地格局。”
  按照内蒙古煤炭局要求,新建井工煤矿规模不低于120万吨、露天煤矿规模不低于300万吨,且就地转化率必须达到50%以上,整合技改煤矿规模必须达到30万吨以上;对具备资源整合条件的小煤矿,就近实施企业重组和资源整合,支持其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安全装备水平;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兼并重组小煤矿,逐步形成集约型生产企业。
  内蒙古汇能集团是鄂尔多斯市重点煤炭企业,目前煤炭生产能力为2300万吨,计划2015年实现煤炭生产能力5000万吨/年,煤炭转化能力1200万吨。内蒙古伊东煤炭、伊泰集团计划到2010年实现煤炭产能5000万吨/年。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