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产千辆氢燃料电池车 成本是国外10%
2010年08月13日 8:35 4447次浏览 来源: 东方早报 分类: 相关新闻
中国氢燃料电池轿车研发有优势 成本是国外10%
中国氢燃料电池轿车研发有优势:技术差距微弱,成本仅是国外1/10
虽然氢燃料电池的前景越来越光明,但是,上海攀业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田丙伦和上海新源动力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军都明白,只有不断降低氢燃料电池的成本,提高技术水平,使之具备与传统储能电池一样甚至更优的价格和性能,氢燃料电池商业化的那一天才会尽早到来,到时才有机会在市场中取胜。
田丙伦告诉记者,一方面为了降低成本,要推动原材料国产化,另一方面,如果原材料过分依赖别人,命运也就掌握在别人手中。据了解,之前不少企业退出了这个行业,就是因为都使用了同一个原材料供应商,当这个供应商“死掉”的时候,其他企业也都“死”了。
目前很多原材料都来自海外。“杜邦的膜订货后要等60个工作日,也就是要3个月左右才能交货,而我的客户通常给我的时间也就是两三个月。因此,我自己开发和生产部分关键原材料,灵活性就能高很多。”田丙伦告诉记者,除了交货时间,修改设计的灵活性也会因此提高。
胡军也在努力通过原材料国产化开发来降成本。据介绍,目前国内开发的氢燃料电池轿车成本在200万元人民币,而国外接近2000万元人民币,虽然国内开发的氢燃料电池车技术水平稍低一点,但是离商业化显然更进一步。实际上,与投入差距较大相比,国内外仅存在微弱的技术差距。“以巴拉德为例,他们公司做高端测试的设备有近20台,而我们只有一台测试设备,这也意味着不能同时开展多个实验,不能同时看到更多的结果。”胡军说。
不过,胡军也从巴拉德公司身上看到,做氢燃料电池车,摊子不能铺得太大,要把握好经营管理的节奏,不能一下子把所有钱都花光。
“氢燃料电池车的技术路线优点很明显,看好的人很多,但是前进的道路不平坦,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田丙伦说。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