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步入黄金10年 设备制造企业分享盛宴

2010年07月27日 8:51 339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节能减排助推发展核电
  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石油等化石类能源一直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势必对节能减排造成压力。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政府决定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计划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的占比达到15%左右,到2020年核电总装机达7000万千瓦至8000万千瓦,较2009年底的910万千瓦增长近9倍。
  未来10年,我国核电投资总规模将高达1万亿元。按核电设备占项目总投资50%及设备国产化率80%计算,核电设备总投资将达到5467亿元,国内核电设备生产企业在未来10年有望分享4375亿元的市场份额。
  在核电投资中,基建、设备和其他项目分别占40%、50%和10%。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和辅助设备分别占设备投资40%、30%和30%。核电基础件、锻造件以及辅助设备领域存在着较大的投资机会。
  三大集团分享核岛设备
  核岛常规岛设备市场主要由上海电气、东方电气、中国一重、二重重装分享2868亿元的市场份额。
  未来10年内,我国核岛常规岛设备的投资总规模将达到3824亿元,按照70%的国产化率计算,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将达到2868亿元,这部分市场由东方电气集团、上海电气集团和哈电集团三大动力集团共同分享。以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电集团为代表的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已初步形成核岛、常规岛、核电专用材料、泵阀等辅助设备、控制系统和仪表设备等的产业链体系。在核岛部分的竞争格局中,目前来看东方电气略胜一筹,但在第三代核电技术领域竞争格局仍未确立。建议关注上海电气、东方电气、中国一重三家公司。
  作为核电主设备关键原材的铸锻件市场高速发展,大型铸锻件是大型锻件、铸件的合称,是核电站中核岛、常规岛主设备的关键原材。国际上仅有少数公司能够制造。目前,大型铸锻设备大多数需要从国外进口,而且价格昂贵。我国实现大型铸锻件国产化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且可以实现进口替代。大型铸锻件行业相对比较集中,国内有能力生产核级大型铸锻件的企业仅有中国一重、上海电气、二重重装,将分享每年近70亿元的蛋糕。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