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千亿游资奔袭新疆“黑金”

2010年07月19日 8:37 425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入疆门槛被提高
  “许多大型能源集团入疆掘宝,我们民间资本要和他们竞争。如果哪一天政府突然提高了准入门槛,我们岂不是又面临一次被整合的命运?”面对着自己老乡汹涌的投资热情,李华不免感到一丝担忧。在投资机会刚刚闪现时,人们既要迅速地抓住机会抢占超额利润,同时又担心更多的人挤进来引发竞争。这是人的天性。
  在2000年前后,煤炭价格节节攀升,加之2001年后,山西政府出台了各项招徕民营资本进入煤炭领域的优惠措施,巨大利益诱惑众多民间资本一窝蜂扑到山西,煤老板“画个圈就占地,挖个坑就卖煤”,丝毫不顾及安全、不顾惜环境、不顾虑子孙后代福祉,终于导致政府出手监管,下决心整合重组。
  “要避免当年山西的场景在新疆复制,就要提高入市门槛。”马克警告说。身为商会会长的他,职责之一就是介绍更多的资本来疆投资,但是他也会回绝一些企业:“不能单打独斗,大家要联合,走大型企业规模化、产业链式的生产方式。”
  众多能源行业人士认为,新疆开发资源不能学习山西模式,要学鄂尔多斯模式,即以自己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政府再反哺生态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形成良性互动的循环。
  马克为“鄂尔多斯模式之新疆版”设计了这样一个远景:积极开采新疆煤炭资源,实施疆煤东送之外,还要通过本地煤炭深加工,将煤炭直接转换成附加值高的下游能源产品,向东部地区输送,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由此反哺农业、装备制造业与城市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多赢局面。
  “新疆未来一定会走这条路。只有这样,我们山西民间资本淘金新疆才会成功。”马克说。

[1] [2] [3]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