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家企业结盟新能源 抱团集体突围汽车业

2010年07月02日 8:52 312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抱团取暖
  现在,江苏省发改委发布了《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纲要(2009-2012年)的通知》,其中明确了“南京市以南京嘉远为主体的企业重组项目”。
  “我们第一步将是收购一家省内的客车生产企业,随后,争取通过这家企业获得客车的生产目录。”李辉表示,由于省政府的扶持,“整车门槛”有望实现快速跨越。
  事实上,南京嘉远仅是江苏省徘徊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门槛外的一员,根据江苏省发改委统计,新能源汽车发展仍然面临瓶颈。
  其一是企业规模较小,25家关键部件企业注册资本不足11亿元,户均4400万元;二是研发能力不足,25家关键部件企业现有科研人员540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42人),仅占企业员工总数的3.9%;2008年研发支出1.29亿元,仅占当年主营收入的1.9%。
  在这一背景下,江苏省提出了“至2012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销售收入力争突破200亿元,整车生产能力达6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产量的比重达5%左右”的目标。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各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比之江苏省,吉林省提出兴建1000辆混合动力客车和1.1万辆混合动力轿车基地的计划;湖北省规划在未来10年内培育8~10家整车企业和一批零部件企业,至2020年形成60万辆整车产能、800亿元产值;山东省则提出至2011年形成5万辆产能,占当年新车的5%,至2015年形成30万辆产能,并且培育5家骨干企业。
  在展洽会上,江苏省内的87家企业成立了“江苏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该联盟是国内自北京、重庆等地后,又一个意在整合省内资源的“产学研”联盟。
  事实上,抱团取暖的方式已经在展洽会后收到初步成效。位于江苏盐城的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销售部部长蔡夏龙告诉记者,公司7月中旬左右将拿到整车生产资质,8月份,该公司的轿车产品在“没有生产目录”的情况下,将首先在盐城市开发区作为出租车运行,而这一切都是在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进行的。

[1] [2]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