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澳洲合资项目临续约加价 重要利润来源将断
2010年07月01日 10:59 4584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危机来源于一个名叫恰那的澳大利亚铁矿(Channar)。这个年产量达1250万吨的矿山,是中国冶金进出口公司(中钢集团的前身)于1987年11月,与澳大利亚CRA公司(力拓公司前身)旗下专事铁矿石开发的哈默斯利铁矿公司(Hamersley)的合资项目。
在过去几年,恰那铁矿是这家进入财富500强的中国央企的重要利润来源之一。
记者从中钢集团内部获悉,由于20年的合约即将到期。此时力拓单方面提出了续约条件,将收取每吨10美元的资源费和服务费。这逼迫中钢集团陷入两难。接受不仅意味着利润尽失,还将承受未来铁矿石价格一旦回落,需要承担的巨大风险。
此时,令中钢集团名声大振的澳大利亚中西部矿业(601168,股吧)(Midwest)项目,不仅尚处于投产建设阶段,一度面临资金链紧绷的状态。
令人担忧的还包括,澳大利亚矿业投资已趋于饱和状态,中钢集团一度引以为豪的铁矿石包销业务,也面临挑战。如何重建并扩大海外市场,是中钢集团正在面临的考验。
这个中国最早且成功的海外资源项目,仍未能逃离铁矿石价格跌宕起伏的命运捉弄。当年,铁矿石市场正供大于求,冶金部甚至开会“强制”企业购买;如今铁矿石供不应求,市场力量翻转,“想买都不一定能买到”的中钢集团迄今为止最赚钱的项目,却被当年的合约潜藏的条款制约。
中钢集团参与运营恰那铁矿的主体是中钢澳大利亚有限公司,中钢在其中占据40%股权,剩余60%股权归力拓持有。其管理方式是中钢和哈默斯利共同成立合资矿山政策委员会进行决策;目前,恰那铁矿所产全部铁矿石均由中钢集团包销到中国。
双方实质性合作从1991年开始,期限20年。
中钢澳大利亚公司前任总经理崔小飞,在2009年下半年,与力拓针对恰那铁矿延期谈判,进行了最后努力。
按照中钢集团的规定,总经理职务任期四年,再加半年时间的交接过渡期。崔小飞的任期原本在2008年底截止,但中钢集团总裁黄天文的一句“你的任务就是恰那”,崔小飞继续留任澳大利亚公司。
2009年7月10日,西澳珀斯,经过数十轮谈判未果后,崔小飞与力拓铁矿石主管们再次坐在了一起,专门就恰那铁矿续约进行谈判。
力拓方面重申,合资双方“应重新审视资源费和服务费问题,争取尽快推出新合资方案”。
在此次会议上,力拓方面提出新方案要就以下七个问题做调整:股权结构、市场安排、延期资源量、服务费、资源费、简化管理、混矿及低品位矿开采。
遗憾的是,崔小飞在其2009年11月离任前,未能与力拓达成续约共识。唯一达成的一致点是,资源费和服务费是合同延期的重点,其他方面相对容易达成协议。
一位接近中钢集团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力拓开出的资源费每吨超过10美元,而中钢的底线是“10美元以下”。而崔小飞离任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法将恰那谈下来”。
责任编辑:木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