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化工巨头争先布局 新疆亿吨级产业提速
2010年06月18日 8:42 3452次浏览 来源: 北京商报 分类: 相关新闻
电力化工巨头争先布局 煤炭开发“新疆模式”初现
虽然铁路大动脉建设能够保障煤炭外运,但较高的成本和当地较低的电力需求,决定了传统模式难以消纳新疆如此大的煤炭产量。
显然,国内大型化工企业意识到了这一点。与山西的外运为主和内蒙古的外运加煤电模式不同,一大批国内能源和化工巨头开始加速在新疆布局,能源专家指出,新疆正在形成以本地综合利用为主的煤炭开发“新疆模式”。
目前,国内五大电力巨头(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及神华、潞安、鲁能等43家国内企业扎堆准东,从事煤电、煤化工开发,准东区域在建和已建成项目19个,投资达到数百亿元。
中投顾问煤炭行业研究员宋智晨介绍,按规划到2015年,准东地区煤炭生产能力达1.36亿吨,发电装机能力1200万千瓦,煤制油产能900万吨,煤制天然气产能120亿立方米,煤制烯烃产能240万吨,煤制化肥240万吨,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煤电一体化综合基地。
宋智晨认为,煤化工产业将成为该地区的投资热点,在准东地区设立煤化工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能享受低廉的产地煤价,鉴于新疆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及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当地煤价较长一段时间内会维持较低的价格水平。
此外,随着国内天然气需求不断增长,以及天然气价格上调和价格体制改革,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前景令人期待,煤化工产业也将获得更大的盈利空间。
煤炭重心西移提速 2015年新疆煤炭产量可达5亿吨
能源重心西移,一直以来是我国的重要能源战略,然而受运输消纳和传统能源储量的制约,很长一个时期转移停留在新能源布局层面。
今年以来,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煤炭勘探成果和消纳能力的提高令煤炭行业感到振奋。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去年底也预计,2010年山西原煤产量增加有限,全国煤炭产量增加重心将会更大程度地西移。
宋智晨认为,随着东部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煤炭开采重心西移是必然趋势,从2009年内蒙古原煤产量超过山西,成为全国最大的产煤省份就可以看出端倪,虽然山西省去年煤炭行业整合影响了产能,但内蒙古煤炭行业的发展速度仍然不容小视。
与近年来产能突飞猛进的内蒙古相比,新疆的潜力更大。未来新疆地区将成为国内主要的煤炭供给地之一,预计到2015年,新疆地区煤炭产量将达5亿吨,煤炭直接外运量将达1亿吨。
[1] [2]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