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量120万吨可能成煤矿整合生死线

2010年06月12日 9:49 485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一份有关煤改的新文件正在讨论中,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国务院已会同相关部门商议,准备“将关小上大的政策,落实得再有力些”。这份文件拟由发改委或安监总局牵头制定和公布,其中,年产量120万吨或将成为今后煤炭主产区煤矿整合的硬性指标。
  按照此指标,以山西为例,2015年能达到年产量120万吨规模的矿井数在800座左右,比目前的1,053座要减少20%左右。
  由于新文件牵涉面比较大,“还没有明确的出台时间,”该人士表示。
  120万吨生死线
  “目前,国务院已经与安监总局‘商量’,煤炭主产区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省(区),今后整合的煤矿年产量逐渐向120万吨看齐。”国家安监总局相关人士告诉本报,国务院希望这一目标,可以通过3到5年时间,阶段性地推进。
  酝酿中的新文件,对未来煤矿整合的实现途径,除了有年产量这个硬性指标外,还会在安全条件、生产设备等方面有相应的达标规定。据该人士透露,一些关于煤矿安全的新标准将于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年产量120万吨”的提法最早见于2007年国家《煤炭产业政策》。
  当年11月,发改委公布了《煤炭产业政策》,要求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区)新建、改扩建矿井规模不低于120万吨/年,旨在严格煤炭产业准入。
  该政策文件下发一年之后,便是山西大规模的煤矿整合,由此被当地喻为山西煤矿整合的前奏。由于这一政策的出台,当地的新建矿井变得异常难获得审批,而一些资源储量薄弱的矿井,在无法改扩建的情况下,在随后的整改中覆没。
  “现在回头看,这个文件的出台很有技术性,把前门关上一半,限制了大量想涌入的小规模投资者,为今后的整合和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方便。”陕西陕北矿业公司的总工沈显华说。
  但由于上述政策文件中只涉及新建、改扩建煤矿,并没有对随后的煤矿整合提出实质性目标,这使得在随后的煤改中,煤矿主产区省份陷入了对规模标准的不同认识当中。
  比如,山西在2009年整合时保留了90万吨及以上的煤矿,内蒙古则尚未出台对60万吨以下煤矿的关闭整合方案,陕西只对煤炭资源丰富的榆林地区30万吨以下煤矿进行了整合。
  即使是最为“激进”的山西,尽管矿井数由2009年以前的2,600座减少到了1,053座,但目前仍有接近三分之二的矿井年产量在60万吨以下。
  因此,新文件被看作是经山西煤改试验“修正”之后,当年《煤炭产业政策》的延续和加强。“正在'商量'的120万吨指标,这次或许在执行中更严厉些,涉及面会比之前宽一些。”上述国家安监总局相关人士预测。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