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形成旧汽车零部件23万台再制造能力

2010年06月11日 16:15 236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今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工程院联合举办的再制造技术与经验现场交流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朱高峰、装甲兵工程学院院长徐航等领导出席会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市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有关行业协会和再制造相关企业代表共220余人参加了会议。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强调,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形成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转向机、发电机共23万台套的再制造能力,并在探索旧件回收、再制造生产、再制造产品流通体系及监管措施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解振华表示,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已取得积极进展,再制造理念逐渐被社会接受,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自动化纳米复合电刷度等关键技术优于国际先进水平,发布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标志。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落实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从加强宏观指导力度、深化试点示范、加强关键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完善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加强宣传培训等方面来推动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壮大再制造产业规模。
  再制造是指对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再制造产品达到与原有新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解振华指出,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是实现经济与环境资源效益双赢的重要方式。如与废旧零部件直接回炉相比,再制造可节约成本50%,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与制造新品相比,再制造具有良好的节能节材效益,可实现节能60%,节材70%,几乎不产生固体废物,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