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煤矿月底关闭 5月煤炭出口增22.7%
2010年06月11日 14:11 4603次浏览 来源: 综合媒体 分类: 相关新闻
区县举措
房山:安置保障方案有望月底出台
房山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小煤矿全面退出包括封闭小煤矿、安置矿工等多项工作。根据安排,全区尚存的18座小煤矿将在6月30日前退出煤矿开采。目前,涉及到小煤矿区域人员的安置、劳动保障等政策,该区正在制定中,还需要和市里的相关政策对接。预计最后的政策有望在6月底7月初出台。
房山区在小煤矿退出后的安置思路包括外迁安置、发展沟域经济等。3年内,大安山、史家营、南窖等8个产煤乡镇的3万余村民,将陆续挥别大山,到平原乡镇安居就业,腾出空间以栽培植被、恢复原始生态。目前,位于阎村镇公主坟村东侧的集中安置项目已在建,将安置1.9万山区搬迁农民。集中安置区外,市、区两级政府还将在良乡、长阳、窦店、青龙湖、城关、周口店等6个镇,建设分散安置区。
留守在采矿区的部分人员,将通过护林等实现就业。
门头沟:采用生态修复技术还绿煤山
自5月5日门头沟区清水镇召开关闭煤矿现场会后,遗留在该镇内的全区最后6家煤矿已于5月25日彻底关闭,门头沟区自唐末以来的采煤史自此结束。在各项手续办理完毕后,这6家煤矿将进行砂浆砌封,同时启动煤矿矿山复绿计划。
在历史上,门头沟区是北京市的主要能源基地,曾以“京城一盆火”闻名,其煤炭开采业可以追溯至唐末时期。进入新世纪,随着首都经济结构和城市功能定位的战略性调整,门头沟区被赋予“生态涵养发展区”新的功能定位。自2005年起,门头沟调整产业结构,全区254个煤矿、28家石灰土窑、39个砂石场全部关闭。
通过几年的生态修复工程,门头沟区已经积累了整套修复煤山、矿山的实际经验,共引进和创新了21种国际上最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示范修复治理六大类生态破坏类型1,082亩。
彻底关闭煤矿后,门头沟区将采用各种生态修复技术,还绿因采煤造成的煤山和荒山,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和培育生态产业发展。
在砸碎挖煤这个“祖传饭碗”、全面退出资源开采业的同时,门头沟区确立了都市型现代农业、旅游休闲产业等五大产业发展方向。同时,全力加快永定河绿色产业发展带建设,加快沟域经济发展步伐,实现生态涵养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