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球碳市场达1440亿美元
2010年06月02日 8:59 1463次浏览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分类: 相关新闻
世界银行日前发布2010年碳市场现状和趋势报告表明,尽管2009年是迄今为止最具挑战性的一年,全球碳市场仍然取得同比增长6%的增幅,达到1440亿美元。
报告显示,全球经济危机对碳需求和供给同时造成了负面影响,在工业生产大幅下降的同时,碳资产的需求也大幅降低。而在供应方面,由于资金来源减少,使得很多碳减排项目在融资上遇到了困难,导致项目来源中断。
报告认为,EU ETS(欧洲排放交易体系)仍然是全球碳市场的引擎,2009年交易量超过60亿EUAs(EU ETS下属国家津贴计划分配的份额),总价值达到1180亿美元。另一方面,2009年,基于项目的交易额下降54%到34亿美元,主要受CDM交易的影响。CDM的总交易量下降了59%,估计有略多于2亿吨的二氧化碳当量以12.7美元/吨的均价成交,总成交额约为27亿美元。
《京都议定书》下的CERs和ERUs前景逐渐暗淡,各国需要转向AAUs,以寻求可观的和可预见的碳资产。报告显示,AAU的市场容量增大,2009年达到20亿美元,比2008年激增7倍。
由于对后2012时期的碳减排缺乏有效的指引,2013年以前的碳需求将继续疲软,京都议定书下剩余的碳资产需求到2012年为2.3亿吨。不过,由于欧盟气候与能源政策下对减排量的大量需求仍将按照约定执行,理论上这将支撑未来碳市场的需求和价格。
资料链接:
《京都议定书》在框架中制定了三种灵活的“贸易”机制:
CDM(清洁发展机制)——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合作,通过项目所实现的CERs(核证减排额);
JI(发达国家合作减量)——发达国家之间通过投资项目的方式获得低价ERUs(减排单位);
IET(国际排放交易)——发达国家相互转让部分AAUs(指定数量单位)。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