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前中国或启动国内碳市场
2010年06月01日 9:55 3144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此时,我国电力行业正处于新一轮减排风暴中。继去年完成“十一五”关停5000万千瓦小火电任务后,国家能源局要求“坚决确保今年三季度前完成关停1000万千瓦小火电的目标”。
黄杰夫说,不同于美国和欧洲,中国的电力企业在开始碳交易以前,煤、电、天然气和石油的真正的市场化交易还没有出现。因此,就交易本身,还需要大量的能力建设。
“交易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包括电力企业)以最低成本达到45%的(碳强度)指标。”黄杰夫说。
接受采访的市场人士对此消息也反应积极。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研究部负责人宾晖对本报说,是否启动国内碳市场还是要看国家政策的考量;而交易所已经从技术和交易系统上做好了完全的准备。
碳资产咨询公司北京易澄信诺总经理林伟表示,国内开展碳交易的消息并不出人意料,是“势在必行”的事。
而发改委能源所能源系统和市场分析中心主任姜克隽对本报说,要建立(充分的)国内碳市场并不容易,前提是“要有(排放)总量控制”,目前“国内都想成为(碳信用额)卖家,但没有(相应的)买方”。
姜克隽补充说,能源所目前正在研究如何进行全行业减排(包括电力行业)、促使行业减排(产生的碳信用额)进入国际碳市场。
冯升波当天也表示:“从政府的观点看,绝对减排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来说是不现实的。”去年11月26日,中国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杨爱伦亦认为,国内开展碳交易试点,更多的是为了厘清碳排放大户的排放数据统计,增强国内针对温室气体测量、统计和核查等的能力建设;而碳市场的“半强制”性即可能意味着没有惩罚措施,这将造成其短期内也不会对减排形成实质推动。
[1] [2]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