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连跌 部分地区批发价降百元/吨
2010年05月20日 8:35 2995次浏览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分类: 相关新闻
自5月11日起,国际原油价格再次连续下跌7日。截至5月17日收盘,三地原油变化率跌破+4%,国内调整成品油最高零售限价的理论窗口已经关闭。虽然,国内上调油价的预期破灭,中石化、中石油却还在苦苦硬撑批发价。
9日从成品油市场行情监测机构获得的统计数据显示,由于销售量的疲软,两大公司在国内大部分地区的汽柴油批发成交价已经出现下滑,下滑幅度在100元/吨左右。分析人士认为,两大石油巨头人为的保价因素或将以失败告终。
成品油上调条件破灭
截至5月18日三地原油加权均价变化率跌至2.99%。卓创资讯分析师陈晴认为,就目前国际市场的行情来看,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已经不可能,成品油上调价格的基本条件之一已经破灭。
自4月14日发改委上调国内成品油零售最高限价以来,三地原油变化率在短短几个工作日内便已突破+4%,因此带动国内两大公司在4月底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联手推价。
“近期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压力仍显较大,盘中跌破70美元也加剧了贸易商对后市的看空情绪。”卓创资讯分析师李倩说,“5月17日三地原油均价为74.48美元/桶,倘若后期维持这一价位,那么理论上最快6月3日三地原油变化率便可跌破-4%,届时成品油下调窗口便可正式启动。”
近期,国际油价已经跌至二月初的水平,为三个月来的最低价,但是国内成品油价格却一直高居不下。
陈晴说:“目前国内柴油均价较二月初高出近600元/吨,汽油均价较二月初高出1200元/吨之多。”他认为,从往年数据分析看,柴油基本面差异价格约在200~300元/吨,目前柴油价格还有300元/吨的泡沫空间。
资源偏紧亏损严重成借口
为何两巨头苦撑批发价?陈晴称,两大公司和地方炼厂批发价坚挺不下的主要借口是资源偏紧和亏损严重。
受河南汽油质量门影响,中石化收紧外采量,其销售公司的资源配置缺口显露。再次,中石油东北炼厂受检修和出口等影响,5月,北油南下资源减少,南方大部分地区中石油资源走紧。
陈晴介绍,目前市场上中石化的汽柴批发价格已经接近甚至低于中石化的大区调拨价,濒临亏损。“以往每到这个时候,中石化总是加大外采,以外采的低价资源平衡其销售公司的内部亏损,不过现在收紧外采,销售公司的亏损无法平衡。
”因此,两大巨头仍旧力图挺价稳市,而其下属炼厂也打算“减产保价”,但是具体事项尚未得到核实。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