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诸暨:最大铜加工基地“破茧”之路
2010年05月13日 10:5 10536次浏览 来源: 钱江晚报 分类: 铜资讯
5月13日消息 区域经济和民营经济、温州资本一样,是浙江的金名片。面对金融危机、外贸遭遇瓶颈的新形势,加上前年起渐次显现的招工难等新题,区域经济这辆汽车,需要加入新的润滑油,或者干脆装上马力强劲的新引擎。
是谓转型升级之路。只能坚定走这条路,浙江经济这辆汽车才能突破传统,创牌图强,保持先发优势,做到弯道超车。
今起,钱江晚报“转型升级走进春天”系列推出子栏目“区域经济新名片”,记者深入一线采访,挖掘现实例子,展现区域经济整体转型升级的攻坚战。首篇,我们聚焦诸暨店口镇。
“识得铜,吃不穷。”
这句挂在店口人嘴边的经典句子,如今也在悄悄改变。
在三峰实业公司,听到了一个例子。以前,家用煤气灶的关键部位炉头材料是铜加铁,用的时间一长,就变黑。三峰人开发出了不锈钢炉头,不再有变黑的现象。而且还节约成本。
“铜铁做的炉头原料成本占了60%,市场价至少50多元;而不锈钢做的炉头原料成本只有30%,市场价30元,前者大家都能生产,后者却有着很高的技术含量。”陶建说。
别看一个小炉头,需要60多个工序,三峰公司研发了2年多,申请了一堆发明专利和实用专利。
在店口,每月有30多亿元的工业产品发往世界各地,每周生产的新型管材能绕地球一圈,每天驰骋在全国各地的汽车几乎都有店口制造的零部件。
店口镇工业副镇长徐挺坐在办公桌前,他在考虑,店口靠什么继续发展。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不进则退,如何突破这道墙,这也是很多店口企业的困惑。
4000多家工业企业,2家百亿规模,超10亿元的5家,超亿元27家,接下来就是一大批千万百万级企业。强者更强,更多的企业想咬破那层薄薄的茧,化蛹成蝶。
新名片A》》》 “露笑速度”
“去年我们的工业增长是43.5%。”露笑集团董事长鲁小均说,金融危机来得猛,订单一下子就少了一半。
最终有惊无险,鲁小均记住了这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灾难,若不是速度快,或许这场金融危机不会让露笑这么快露出笑容。
2008年4月,露笑是第一家来到这片工业区的企业,周围是一片荒地,因此厂房门前的路自然变成了“露笑路”。
2008年4月3日露笑新厂区填土,6月20日就竣工投产,这个速度在店口一直被称为“露笑速度”。
今年3月,露笑集团8台高速拉丝漆包机投入生产。每台设备过四五个小时就能“吐”出一盘200公斤重的漆包线。“这种漆包线叫新能源漆包线,主要用在风能、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设备上。目前,国内新能源领域所使用的漆包线90%以上都是进口的。”露笑集团技术部部长方浩斌说,这个年产5000吨的项目,将给企业带来5亿元销售收入。而最近5年,露笑集团年产值以60%以上的速度增长,已迅速占据国内行业数一数二的位置。
“成功者事事找办法,聪明人常常早行动。”这是露笑生产车间里众多横幅里的一条。
如今,露笑的周围已经围满了厂房这块土地上已无空地。
“露笑”速度正在成为店口速度。
2009年,海亮集团成为中国最大的铜及铜合金管出口企业;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首家为核电站配套生产核级中央空调的厂家;万安集团技术中心、实验室分别被认定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可实验室;浙江全兴机械有限公司出资收购了玉柴配司转向阻力泵公司80%的股份。
新名片B》》》 向新技术要订单
2009年圣诞节,三峰集团搬迁到新厂区,“原来的产能实在不能满足生产了,现在还有不少欠单。”董事长陈伟峰说。
虽然没有数据,店口却有着全国最大铜加工基地的称号,2010年年初,铜价再攀高峰,每吨超过6万,而在2008年,电解铜曾在一年之内从8万元/吨一度暴跌到1.8万元/吨,“我记得很清楚,2008年10月,铜期货交易一个月有14个跌停。”
“从2003年前,电解铜价一直比较稳定,2004年后就开始涨,金融危机后更是坐起了‘过山车’。”三峰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陶建说,企业最害怕的就是被某个因素牵着鼻子走。
“现在店口普遍采用‘原料价格+加工费’的定价模式,受原料影响小了,但也使企业享受不到铜价上涨带来的利润。”陶建说,竞争似乎变得简单,加工能力强大,能做别人不能做的,就能占领市场。技术成了核心竞争力,就像前面所说的不锈钢炉头。
徐挺说,2009年,店口镇实施技改项目74个,约占全市1/3,其中千万元以上68只,完成技改投入28.5亿元,店口企业的活力度非常高。2010年,店口镇计划技改投资将超30亿元,包括环保装备、环保技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新名片C》》》 品牌,让世界知道
在小镇店口,车站、马路边上、灯箱上却都是广告牌子。“这些仿佛上一夜间出现的。”徐挺说。
不知从哪天起,店口的企业开始看重宣传。武打明星吴京、著名歌唱家蒋大为、家喻户晓的六小龄童、香港TVB台柱魏俊杰、体操奥运冠军范晔一个个成了企业的形象代言人。
据不完全统计,店口有20多家企业都请了形象代言人,让硬梆梆的产品生动起来。
“企业已经过了最好的打品牌的时期,但不代表这条路就不用走了。”徐挺说,镇政府近年来一直在努力,要打造区域品牌。
2009年秋季、2010年春季广交会期间,店口组织了100多家企业赴广州,设立店口五金、汽配、建材专馆,向全球展示店口五金的整体品牌形象。
“店口藏着不少隐型冠军。”徐挺说,不少企业很小,但产品用在军工、航空等尖端科技上,附加值很高,企业都很低调,动车组上的刹车上的调节阀就是鹏航机械生产的,这并不是一家很大企业。
店口的铜加工及新型材料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各企业间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分工明确、相互依存的战略协作关系。在进军新能源的同时,店口镇除了继续发展传统产业外,新增环保技术、污水和垃圾处理设备、汽车尾气检测及净化系统等新兴产业。
“中间层企业还是太少太少,要努力把产业规模变成‘橄榄型’。”徐挺说。
责任编辑:毋宁秋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