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联动机制僵局 电厂越界扩张煤企忧虑

2010年05月05日 16:36 379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自救总动员
  价格大敌当前,电企吹起了自救“集结号”。华润电力投资者关系部经理韩鎏表示,今年公司计划收购和整合太原煤炭总储量约为6亿吨的煤矿资产,太原实际煤炭总储量将达到10亿吨,除了70亿元重金外,还将舍下14亿元血本对已收购的煤矿进行技术改造。中电投总经理陆启洲则表示,今年集团煤炭产量将达到5400万吨,煤炭自给率达到40%,而明年的目标是将比例扩大到50%,到2020年煤炭产量将达1亿吨。
  事实上,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调研室业务咨询朱成章介绍,相比中电投,华能和华电进入煤炭领域更早。华能今年煤炭年产量目标为6000万吨,华电在推进不连沟、小纪汗、昌吉等大型煤矿项目建设的同时,也积极涉足晋、陕、蒙、宁、新等资源富集省(区)。
  另一方面,为了增加与国内煤企的谈判砝码,电企海外寻煤的步伐也正在加快。参照南非理查兹湾煤港数据,一季度对中国的出口量为190万吨,而去年同期仅为138万吨。并非过往出口大户的俄罗斯去年对华煤炭出口量也较2008年增加1300%。
  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局长王晓齐此前在出席大唐煤业公司挂牌仪式后曾表示,五大发电集团的负债率水平平均达到84%,电力企业想要不受煤价波动的影响,至少要把煤炭供应量的30%掌握在自己手中。
  煤企的“反攻略”
  让电企哭笑不得的是,尽管向上游挺进的动力十足,一股“自上而下”的力量却在反向渗透,而展业阻力相比反而要小得多。在煤炭企业进入发电领域的试探中,煤电路港运实现一体化的神华集团无疑是一个样本。据了解,神华有两个电力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和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政策扶持力度远在发电企业之上。市场分析认为,由于煤炭作为一次性能源的特性,注定了会有电企分不到煤炭的命运,而煤企可以采取独资、合资等方式轻松进军“技术层面”的电业。目前,以中煤集团为代表的央企和以山西为代表的地方政府、企业都加速了进军发电领域的步伐。
  此外,被市场解读为即将重启的煤电联动机制一直没有获得实质性进展。据了解,该机制规定在一个不少于6个月的周期里,当电煤价格涨幅超过5%时,对上网电价进行疏导。但由于联动同时要求发电企业自行消化30%,使发电企业的抗市场风险能力趋于脆弱,所以这根看似难以割舍的“救命稻草”也还只是一项过渡性机制。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