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天然气价格大震荡 国内气价改革出炉
2010年04月29日 9:42 4694次浏览 来源: 中国广播网 分类: 相关新闻
中国气价改革应提速
由于国内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相对滞后,国内天然气价长期与国际脱节,两者间存在巨大的价差。而正是这种价差的存在使得国内天然气价改革一方面极为迫切,另一方面却又步履维艰。如今,随着国际天然气市场大幅震荡,国内天然气价改更应有所行动,以一个更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来迎接天然气新格局。
早在本月初的中石油业绩路演会上,中石油高层就曾向本报记者透露,天然气价格改革原定4月1日推出,但因种种原因而再度推迟。
“天然气价格改革遇阻的原因主要还是国内防通胀的考虑。”交银国际资深分析师贺炜说。
他告诉本报记者,尽管国际天然气期货价格处在低位,但国内气价属于成本定价,要改革的话参考的不是目前的国际天然气期货价格,而是已经签订的长期合同价格。而中国此前签订的进口天然气长期合同都是“照付不议”协议,成本通常是锁定的,价格不会下跌多少。目前国内的天然气改革主要也是为了解决成本问题。
中国石油大学的天然气专家刘毅军教授则向本报记者表示,天然气价改方案其实早已有了,但何时出台要看中国各行业、企业在经济危机中的恢复情况。
在他看来,从本月到今年8月份都处在天然气价格改革的“窗口期”,而等秋冬北方进入采暖季再调价就比较困难。至于调整幅度,他认为,气价大涨也不太现实,预计涨幅会控制在20%以内,这样也更容易让市场接受。
“考虑到用户的差异,天然气不会统一定价。”刘毅军说,未来改革的重点不仅在于天然气价格,更在于天然气的产业结构。“我们更希望政府进行结构改革,通过多层面的调峰来实现天然气供应的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国家发改委上调了部分地区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这被视为国内天然气价改的“前奏”。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