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车展“畅想绿色未来” 节能减排是趋势

2010年04月27日 9:27 469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仍存模仿痕迹,需继续打造品牌形象
  尽管本次车展上各自主品牌车企发布的车型众多,多数车型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制造工艺上都可圈可点,但仍有许多产品存在较为明显的模仿痕迹。几个以仿造国外著名品牌畅销车型成功杀入市场的车企,在本届车展上还在走模仿的道路,一些车企则在车标设计上对一些国外著名品牌进行了借鉴。
  多数外国汽车企业早期都是从模仿开始,而后通过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品牌特征。即使在今天,车企之间也仍然存在相互借鉴一些设计元素的现象。因此,在企业建立初期,通过对优秀产品进行模仿借鉴,将别人的卖点变为自己的优势,这是无可厚非的。但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今天车企之间的相互借鉴大多是将一些优秀的创意融入到自己的产品中,从而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而非整个生搬硬套。中国车企在发展初期通过对畅销车型的模仿,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这与大多数国外汽车品牌初期的发展轨迹基本相似。经过多年发展后,多数车企已经走出了单纯的模仿和照搬路线,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家族特征,这显然是中国车企巨大的进步。但不可忽视的是,仍有一些车企抱着模仿这条捷径不放,忽略了自身品牌形象的建设。简单的模仿不仅不利于中国汽车工业的成长,对于中国车企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也并无益处。因此,尽快摆正心态,提升工业设计水平,只借鉴优秀创意并发扬光大而非简单照搬,从而形成有自己品牌特色的车型产品,才是中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发展的最终方向。

[1] [2] [3]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