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理算笔账 探路成本盈利新模式

2010年04月21日 9:24 1202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探路新模式
  一位长期追踪垃圾处理业的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上述垃圾处理的成本与盈利模式,存在不足。
  “只是地方政府对于垃圾处理的成本不一定有概念,之前一位建设部官员就曾经向某地官员指示,低于每吨60元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成本,都是骗人的,不可能达到这一低价。此话的背景是,一些企业在当地招标时开出了30元一吨的超低报价。”
  Mora亦透露,威立雅环境服务在中国正洽谈多个垃圾处理项目,“但一些地方政府开价太低,我们认为对环境不利,不会参与”。再以老港四期为例,威立雅环境服务表示,仅填埋垃圾产生的渗沥液的处理成本,每吨便已达30多元。
  新探索在2009年5月起步。当时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将武汉、南京、长沙、黄石和潜江5个城市列为全国垃圾处理费征收试点城市,简单而言,即将垃圾处理费和水费捆绑征收,按用水量的多少来厘定每户居民应缴交的垃圾费用——这仍然维持了政府补贴与垃圾处理费间的割裂状态。
  “在台湾,不少乡镇已经这样做了。”陈泓彰解释称,用水量较多的民居,家中成员也可能更多,所以更大可能产生较多的垃圾,这是该模式的背后逻辑。“而且这能减轻政府的财政补贴负担。”
  由于将垃圾处理费与水价进行捆绑,台湾“环保署”得以将政府的财政压力让民众分担。据了解,台湾“环保署”收取的垃圾费,已从原本的每度水3.7元新台币调升至7元新台币,在2011年还将进一步上升至10元新台币/度。此前,台湾“环保署”表示民众承担的垃圾处理成本仅为真实成本的30%。
  “在台北市,却又走了另一条截然不同的路。”陈泓彰补充,该市要求市民购买由市政府统一销售的垃圾袋,每个垃圾袋均有防伪条形码,垃圾产业的随车人员会检查每户使用的垃圾袋是否为合规的垃圾袋。“这样就解决了以垃圾量来厘定垃圾处理费的难题。”
  即便如此,根据记者查找到的台北市政府的行政说明,垃圾袋的成本亦仅反映垃圾真实处理成本的1/5。
  更多的可能模式陆续登场。在杭州,一直以来被排除在垃圾处理补贴之外的垃圾运输成本,有望计入整体政府补贴价中。“杭州将是国内第一个将垃圾运输要求打包到固废处理企业的业务范围中的城市。”张海华透露,目前杭州市还未厘定运输的补贴价,但杭州市人大将在4月23日到该公司就此调研。
  “以往的政府给予的垃圾处理补贴,均不包括运输费用,因为运输和收集是通过施政渠道进行,并非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厂的业务范围,自然也不承担这块成本。”周小华表示,在老港四期获得的60元/吨的垃圾处理补贴价中,就不包括运输费用的补贴,因为这不由老港填埋场承担。

[1] [2] [3] [4]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