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铁腕治污”到“和谐升级” 南海有色金属产业升级

2010年03月15日 10:26 1019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铁腕治污,数百家污染企业被关停
  截至目前,南海全区已强势关停漂染企业46家,建陶企业87家、玻璃企业22家、小熔铸企业239家、发电厂5家,空气环境持续好转,很多污染严重的河涌得到新生。
  陶瓷、纺织、有色金属等产业是南海的传统优势产业,“中国有色金属名镇”、“中国袜子名镇”等称号代表了曾经的辉煌。但也正是这些产业,由于主要集中在低端加工环节,如陶瓷行业主要是集中在瓷坯成型、烧制等低端生产环节,带来了大量环境问题。据统计,2007年,南海陶瓷、有色金属、纺织、玻璃等四个行业的综合能耗占全区的40%。
  为此,从2007年开始,南海对这些行业启动了大规模的整治行动。当年,南海首先以整治大沥镇联胺废旧塑料市场为突破口,打响了行业铁腕治污的第一仗。期间共关闭企业95家,整治提升企业41家,全面取缔了联胺片区2500多个无牌无照作坊,SO2、COD分别削减7844吨和224吨。如今,原来的联胺废旧塑料市场已规划建成有色金属商务区。
  随后,南海全面启动“行业治污”,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进行摸底调查后,以“改造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为原则,先后对漂染、玻璃、陶瓷、有色金属等对水体、大气污染严重的行业进行整治提升。截至目前,南海全区已强势关停漂染企业46家、建陶企业87家、玻璃企业22家、小熔铸企业239家、发电厂5家,空气环境持续好转,很多污染严重的河涌得到新生。
  在“行业治污”的基础上,南海也以区域限治的方式,对污染问题比较突出的西樵镇、大沥镇等区域开展了重点的、全方位的综合治理,推进重点区域整治。同时,在各个镇(街)中推行落后产能淘汰退出机制,要求各镇(街)根据各自的产业情况制订相应的淘汰计划,实现“行业治污”与“区域治污”同步推进。
  当然,整治的同时,对于部分规模较大、有一定成长性但环境容量无法容纳的行业企业,南海区也组织和引导相关行业企业到对口地区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完成了产业结构“去次存优”的过程。

 

[1] [2][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