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产业群显雏形 “再制造”蕴藏巨大潜力

2010年03月05日 8:53 627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新制造1辆汽车的能耗是再制造的6倍,虽然再制造产品成本仅是原型新品的50%,但节能60%、节材70%。”4日工信部在济南举行的再制造试点工作交流及实施方案编制培训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徐滨士表示,发展低碳经济,中国企业要抓住再制造产业的机遇。
  全国:潜力巨大
  据徐滨士介绍,随着我国进入机械装备和家用电器报废的高峰期,再制造产业在社会、资源、环境效益等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再制造势在必行。“目前全国役龄10年以上的传统旧机床超过200万台,80%的在役工程机械超过保质期;年报废汽车约500万辆,每年产生约8亿吨固体废物。”
  “调查显示,新制造1台汽车发电机的能耗是再制造的7倍,新制造1台汽车发动机的能耗是再制造的11倍。”徐滨士表示,再制造是废旧产品高技术修复、改造的产业化,其重要特征是质量和性能不低于新品,有些还能超过新品。
  徐滨士表示,虽然当前有限的以发动机再制造为主要应用对象的关键技术,无法完全满足短期内迅速扩张的各个再制造行业(如工程机械、机床)对再制造关键技术的多层次需求,但对于刚起步的中国再制造产业来说,仍然蕴藏巨大潜力。“我国在2008年批准14家企业作为新一轮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包括重汽复强动力、潍柴、一汽等发动机制造企业,并在2009年颁布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中确定'国家支持企业开展机动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的再制造’。”
  据了解,2005年全球再制造产业产值已超过1000亿美元,美国的再制造产业规模最大,达到750亿美元,其中汽车和工程机械再制造占2/3以上。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