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温州煤商收获山西煤矿重组令牌
2010年03月04日 9:2 5889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黄祥苗身板结实,脸盘黝黑,像一块厚实的煤。
现在,这是最幸运的一块“煤”。
虎年春节,黄祥苗不声不响地从山西昔阳回到温州苍南县老家过年。那时,这座拥有至少300名煤老板的小县城正被失意笼罩,许多人忙于躲债。过去的一年,全国瞩目的山西煤业国有化浪潮,已将大多数外省籍民营煤商席卷出局。
春节前一周都在沉闷中度过。到了大年初七这天,在一场饭局上,黄祥苗却忽然开口,向他那些沮丧的老乡发布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消息——他居然得到了山西政府的批准,在昔阳组建一家丰汇煤业集团。而为组建这家集团,他甚至获得了兼并收购昔阳当地10家主要煤矿的权力。
老乡们一下全都呆住了,个个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按照山西方面的规定,山西煤矿并购主体均为当地政府指定的大型国有企业或省内民营企业,而黄祥苗竟然成了唯一一家拿到了重组令牌的外省籍煤商。这唯一的奇迹轰动一时,从苍南县城到中国的民营商界,黄祥苗一夜间成为耀眼名人。
“一开始我有两家煤矿被兼并,现在,我把当初兼并我的那家煤矿给兼并过来了。”2月25日,黄祥苗坐在即将飞往太原的航班上与记者通话说,“丰汇的10个煤矿年产值将在20亿元以上。”
神奇“翻盘”
一年前的现在,黄祥苗的命运还和别的浙江煤老板并无二致。“那段日子我过得胆颤心惊。”黄祥苗2月26日回忆说。
在这场被外界解读为“国进民退”的山西煤业重组运动中,由于煤矿并购主体均为山西政府指定的大型国有企业或省内民营企业,浙江籍民营煤商纷纷被排除出局。此前,有统计显示,浙江籍煤商拥有山西省中小煤矿采矿权中煤炭储量的65-75%。
重组在2009年4月启动不久,黄祥苗在昔阳的两家煤矿因为产能不达标,也遭到当地一家国有煤矿的兼并。那时,这两家煤矿的资产总额已达到2.63亿元,年产值1.5亿元。
黄祥苗来自人称“煤老板之乡”的温州苍南县。这个小小的县城里就有300多家矿山井巷企业涉足煤业。黄在去年成立的苍南县矿山井巷行业协会中担任副会长。2009年上半年,会员们碰到一起时,都免不了一番悲叹:“这回怕是真的玩完了!”
然而,大约在去年六七月间,黄的命运出现转机。
转折的端倪是,作为温州煤老板的代表人物,黄祥苗频频在不同公开场合为山西煤改说好话——
“此次煤炭资源整合,小煤矿退出,并不意味民营资本从煤炭产业的退出。”
“现在社会上所传山西整合重组大搞‘国进民退’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应该是‘大进小退’、‘优进劣退’,这样做,更有利于优质煤炭企业做大做强。”
“要赶尽浙商,只是一场误会。由于兼并需要资本,国资相对民资要有实力。”
......
这些高调配合重组运动的言论随着他那招牌式的“嘿嘿”憨笑流传开来,在其时浙江煤商们一片抱怨声浪中,显得格外另类。
不少同乡兼同行认为这是一种“亲权”行为,有人揣测这背后是黄祥苗正和当地政府接近达成某种合作。
果不其然。2009年10月27日,黄祥苗与昔阳县政府签定协议,成立丰汇煤业集团,按照山西省政府于去年5月出台的《山西省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全权负责昔阳县内煤矿并购事宜。昔阳县的这一决定也得到了山西省政府的批准。
黄祥苗成功“翻盘”。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