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市场缺口巨大 液化煤层气成新亮点
2010年02月22日 8:52 4902次浏览 来源: 中国经济导报 分类: 相关新闻
走向成熟
诸多优势让生产厂家看到了液化煤层气的广阔前景。一时间,液化煤层气成为市场的又一新宠。截至2009年11月底,全国已经建成投产了6家煤层气/天然气液化工厂。苏州华峰、宁夏清洁能源、沁水顺泰、沁水新奥、山西易高,以及中原绿能等液化煤层气/天然气项目运行平稳、技术稳定,基本实现了“安稳长满优”,即安全生产、稳定生产、长周期运行、满负荷运行和优质产品,其中山西易高的最大处理能力接近设计能力的136%。
据估算,目前的煤层气液化工厂每生产1立方米液化煤层气约需要消耗电力1.12度~1.5度,以及少量的水。现代化的煤层气液化工厂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一座50万立方米/天生产能力的煤层气液化工厂,用工总数不到50人。煤层气液化的单位成本估计为0.6~0.7元/立方米左右。这些数据与1999年中原油田的液化厂相比,单位投资下降了60%以上,运行成本降低了20%~30%。
我国液化煤层气在运输成本控制上取得了重要进步。煤层气液化后体积压缩为原来的1/625,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和效益。一辆35立方米的标准液化气槽车,可以运输2.1万立方米的液化煤层气,相当于10~15口直井的生产能力。在1000千米的运距内,单位运输成本约为0.5元/立方米。
此外,国内与煤层气液化产业相关的配套产业也逐渐开始发展壮大,国产煤层气液化设备的生产技术和质量已经完全可以满足煤层气液化企业的需求。比如,联盛沁水顺泰煤层气LNG项目所使用的设备90%以上是国产,只有一些MG泵、调节阀及一些零部件是进口而来的。
经过10年的探索与发展,我国煤层气液化项目已经初步完成了规模化历程。截至2009年11月底,全国液化煤层气总规模约为260万立方米/天。
据悉,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市场缺口将达到900亿立方米。近年来南方供气紧张,特别是在南方“气荒”的影响下,一批新的、规模更大的煤层气液化项目正在酝酿之中。顺泰液化煤层气工厂计划扩建二期、规划三期,总能力瞄准150万立方米/天。山西易高、沁水新奥等液化煤层气工厂也在紧锣密鼓地设计扩建方案。就目前的煤层气液化工厂来说,征地、系统配套等辅助设施都考虑了二期、三期,相对来说单位建设、生产成本还有进一步降低的余地。随着规模扩大和技术改造,煤层气单位液化成本控制在0.5~0.6元/立方米在不远的将来会实现。
据中国天然气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预测,2010年我国液化煤层气总需求约为300万立方米/天,2015年达到500万立方米/天,2020年有可能达到700万立方米/天。
煤层气,这个既是新能源又是低碳能源的清洁能源,在煤层气液化技术的支撑下,正在走向快速发展,并为最终进入管道时代做好生产总规模的最后准备。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