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机”上感受“中国创造”

记3.6万吨垂直挤压机

2010年01月07日 22:36 490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有色装备

  一台25吨抓取机从加热炉中取出钢锭,一股热浪扑面而来。1米多高、10吨多重的钢锭依次经过高压除磷、润滑喷涂,然后装卡在3.6万吨垂直挤压机上。静谧了几秒后突然亮光一闪,一截10米长的红彤彤的钢管梦幻般竖在车间上空。而这个钢锭变钢管的过程,总共只有18秒钟。
  这一场景,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车间现场的生产主管王忠贵已经目睹了200多次———新年的第一天,特种钢管厂又生产出8支钢管,使得北重集团垂直挤压项目自去年7月试产以来,生产的无缝钢管达到了214支。“经历多少次也看不够。”王忠贵告诉记者,“上万吨的垂直挤压机,全世界只有两台,一台在美国,另一台就在这里。”
  在北重集团,人们更习惯把“3.6万吨垂直挤压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工程”简称为“360工程”。北重集团副总经理雷丙旺为记者做了一回“360工程”的导游:“我们现在看到的挤压机总高不到10米,但这只是地面以上的部分。”雷丙旺打开一扇小门,带着我们深入地下室。一路上,只闻轰隆隆的声音,但见密麻麻的管道。到了第80级台阶,我们才看到了挤压机的底部。一片惊叹声中,雷丙旺告诉我们,“挤压机的主机高达22.5米,压力系统深入地下14米,液压管道的总长度达10.8公里。”
  穿行在管道中间,听着雷丙旺的讲解,我们感受着北重集团集成创新的脉络。北重集团与清华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科学规划,自主研发3.6万吨垂直挤压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从2006年工程正式启动以来,联合清华大学、中冶京城、太重集团等院校和企业组成更大的攻关团队,集合了上海同济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异型钢管厂等的相关技术,突破了工模具设计制造、大吨位钢锭制坯等一个又一个难关,应对了超重整体机架安装、超大液压系统调适、大型铸锻件制造等一个又一个挑战,先后取得了钢丝缠绕技术、预应力坎合结构技术的重大突破,创造了大流量高压油泵直传、大尺度原位缠绕预紧等多项世界第一。
  由于企业还没有大批量生产,钢锭需要长时间加热,我们为看挤压工艺等了10多个小时。寂静的寒夜里,强烈的震撼和自豪感一次次弥漫身心。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这一重大决策,努力在自主创新上取得突破,对于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支撑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断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而大型国有企业更应当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要集中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与关键领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另一方面,国有大中型企业积累了较强的技术实力,承担了大量的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重大建设任务,在技术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因此,国有大中型企业应该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的自主创新方针,有效利用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资源,带头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争取新的突破,带头开发和掌握主导产品核心技术,争取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北重集团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的实践给我们很多启迪:
  提升中国制造,只有树立雄心,自主研发,创新图强,才能在世界装备制造业内赢得尊重。振兴兵工行业,只有发挥大兵团作战的优势,系统集成,斩关夺隘,才能高层次、宽领域、大范围推进产学研结合。增强企业优势,只有卧薪尝胆,上下同心,谋长远,干大事,才能展现国企风采。

责任编辑: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