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公安厅发出预警:高峰期求职警惕花样骗局

2009年05月08日 14:3 120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人才资讯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国就业形势严峻,大量企业裁员,同时又临近毕业高峰期,上百万高校毕业生无法就业。为防止不法分子乘机行骗,5月7日,自治区公安厅发出预警,提醒广大毕业生和求职人员面对当前社会各种招聘骗局,一定要保持谨慎,以免上当受骗。
4月11日,新疆某报曾报道过《日赚千元?赚你千元!“特殊招聘”四窝点被端 上当者不报案急坏警方》的报道,文中受害人在求职过程中连续三次被骗,而经过公交分局民警调查发现,因为求职而被骗的受害人高达几十名,被骗金额高达十几万,而报案者却屈指可数。这些数字除了说明受害人没有报案意识之外,还说明在众多求职诈骗过程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招聘骗局,为了防止群众上当受骗,公安厅就该类诈骗形式向社会进行预警。

    据介绍,当前求职诈骗手段主要有三类。
    首先是中介公司以介绍工作为名收取费用,然后由同伙假装招聘单位负责人与求职人员见面,之后编造理由拒绝聘用求职者。

    其二是一些不法人员针对目前就业形势紧张,求职者求职心切的情况,以中介公司的名义在繁华路段挂出条件诱人的招聘启事吸引求职人员,但当求职人员交纳一定的费用后,假中介人员便携款潜逃或以种种理由脱身。

    第三是网络招聘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求职者优先考虑的求职途径,一些网络骗子乘虚而入,编织诱人的待遇条件,设下陷阱,骗取金钱。

    对于这些诈骗手段如何防范,警方介绍,首先求职者应该进入正规的人才市场、劳动市场和信誉度高的专业人才网站应聘。针对大中专毕业生,各教育部门的官方网站也大多开办了招聘专栏,在此发布的信息较为真实。

    凡是附加了报名费、考试费等条件的招聘,一定要高度警惕,按规定这些费用是不能收取的。填写个人资料时,最好不要留下自己的详细住址和手机号码,一般留下电子信箱联系即可,尽可能作一些必要的保留。

    对招聘单位的实际情况要了解清楚。投简历前,可以先对应聘单位进行实地考察或通过其他渠道去了解应聘单位的真实状况,求职者还可以通过工商部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核实单位的真实性。签订《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或者劳动合同时,一定要注明双方谈妥的福利、保险、食宿条件等, 提防合同中的免责条款陷阱,以防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责任编辑:mqk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