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深部找矿找出万亿矿产 专家称盲目攀比开采深度无意义

2009年12月15日 8:54 1066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盲目攀比开采深度没有意义
  在更大范围内展开地球深部矿产的勘探开发,正成为中国重要的战略选择。
  近年来,在山西、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已经开始深部找矿的规划,其中,在山西省2008年确定的“深部找矿”总体思路和原则中明确提出,将该省铁、铜、金、银、铅锌多金属等重要固体矿产工业矿体勘查深度推进到1400米。
  不过,由于我国深部找矿的工作起步较晚,目前我国对于深部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分布情况并没有清楚掌握。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新技术一室主任张永勤告诉《中国经济周刊》,1999年底,我国启动了第一次全国地质资源大调查,但是,考虑到当时国内的矿产资源供应尚未出现紧张局面,从开采成本角度考虑,进行深部找矿并不经济,所以,深部找矿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在之前我国矿产能源能够满足需要的时候,没有去进行深部找矿。”程爱国告诉记者,铜、铅、锌、钾盐、锰等重要金属供需矛盾加大,其原因并不是中国的资源枯竭,而是如今中国发展速度快,矿产资源要想跟上这样的发展速度很不容易。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考察中国地质科学院时曾指出,“要突出重点区块和重点矿种,抓紧组织实施新一轮找矿计划,增加一批重要矿产资源储量,使我国资源安全保障有较大幅度提高”。
  而针对目前国际上很多矿产国家纷纷提出向地球更深部寻找资源的情况,程爱国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盲目攀比开采深度可能没有什么意义”。
  在国际上,针对地球深部资源的勘探开发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澳大利亚在本世纪初率先提出“玻璃地球”计划,也就是要使地下1000米变得“透明”,而加拿大近期提出的计划称要开发到地下3000米。
  在我国,尽管地下500米以上的矿产资源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但具体要开发到地下多少米目前还没有明确说法。对此,程爱国表示,“我国现在的开采深度主要决定于需求,而不是技术。”

[1] [2] [3]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