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钢联下战书 令中国钢企减排压力骤升

2009年12月08日 10:31 445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黑色金属


  “公平”背后的“不公平”
  欧钢联的表态“咄咄逼人”,未来的“碳排放”贸易壁垒几乎可以预见,中国钢铁业减排的外部压力骤升。
  对于欧钢联提出的“同一标准公平竞争”,戴国庆表示:“这是一个表面上公平,实质上不公平的要求。因为中国和欧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历史基础不同。”
  在他看来,大气变化首先是由历史上的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造成的结果,对此,发达国家要承担主要责任,不能因此而限制发展中国家钢铁需求的增长。“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基本早已完成,国内钢铁需求稳定甚至下降,而中国工业化才刚进入中后期,而城市化则方兴未艾。”
  在戴国庆看来,首先是生产工艺的差异,决定了中国和欧美钢铁业碳排放强度的不同。“由于发达国家废钢历史蓄积量较大,废钢使用比重和电炉短流程炼钢,在欧美要比发展中国家大得多。并且,发达国家,核电这一'零碳电能’,占电力供应的比重较大。这都决定了,以吨钢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欧美比中国有利。”
  戴国庆还指出,中国钢铁业事实上也在满足欧美的钢铁需求。“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在钢铁贸易中一直处于净进口状态,而且数量相当大(2007年,欧盟钢材净进口750万吨,美国1790万吨)。享受了'不排放二氧化碳却使用钢材’的好处,却又要求出口国与其同等履行减排责任,这也是不公平。”
  “因此,不论从需求看,还是从供给看,我国钢铁业和发达国家都没有处在相同的起跑线上。”戴国庆表示,“在很多方面,欧美发达国家已抢占和稳居了有利态势,在此情况下,要求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同他们'同一规则公平竞争’,显然是不合理要求。”
  钢铁业“低碳”新秩序
  但中国仍将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钢铁产业也不能例外。而这也将推动中国钢铁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一位大型国有钢企管理人士对记者称:“中国钢铁业虽然还没有正式商讨这一话题,但是已经有人认识到,碳排放、碳税等这些听起来有点遥远的名字,事实上将很快对我们这个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目前,在现有技术水平下,中国钢铁企业自身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减排——使用节能技术,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废钢的使用量。不过,正如戴国庆所言,后一种路径,受到中国废钢资源不足的制约。
  而据本报记者了解,近期,在工信部主持修订2005版《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工作中,已有专家提议,钢铁业需要对减排更加重视,这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足够考虑。
  “我相信,政府会出台更多有利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各项配套措施,包括对研发投入的支持,相关税收政策,能源价格的上调,不管是不是以'碳税’的形式。”戴国庆表示,“毫无疑问,这将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的一股巨大的推进力。而引进CDM(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应该是加速这一进程的一项利器。”
  当然,对于大、中、小各类企业丛生的中国钢铁业而言,并非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会对此满怀期待。
  河北一家民营钢企的管理人士,不无忧虑地对记者表示:“其实我们很担心,一旦为了完成行业减排任务,硬性按照碳排放的标准划线,那小的钢铁企业,很可能就只好关停了。”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