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打造中国“铟谷”尚需国家大力支持

2007年08月15日 0:0 255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历经数月努力,8月7日,广西铟铝项目终于通过国家科技部专家的答辩,并获国家重点支持。闻此喜讯,柳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何焕全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柳州打造中国‘铟谷’产业正逢其时。”8月10日,何焕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向记者勾画出柳州高新区打造这一产业的美好前景。

    世界不可多得的稀缺金属

    “铟是一种非常稀缺的金属,是自然界中截至目前还没有发现独立成矿的分散元素之一。闪锌矿、方铅矿、黄锡矿和多金属铜矿等均是铟的主要工业资源。全世界铟的地质储量仅为1.6万吨,约为黄金储量的1/6。”

    何焕全说,铟在电子电信、光电领域、航空航天、国防、通讯等领域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制造液晶等显示产品不可缺少的原料,同时也是制造新一代铜铟硒高效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材料和制造下一代电脑芯片的关键材料。

    铟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有加拿大、中国、美国和俄罗斯,这些国家的铟储量大约占全球铟储量的60%。近3年,中国的原生铟产量为300吨左右,中国的铟储量居世界首位。中国铟资源集中分布在广西、云南和内蒙古等地,广西的储量居世界第一。

    2006年,我国的铟生产能力达到657吨,其中原生铟约457吨,占70%。铟产量为537吨,其中原生铟270吨,占50%。中国铟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湖南、广西(柳州、南丹等地)、江苏、广东、云南和辽宁。2006年,柳州精铟的生产能力多达185吨,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主要的铟生产基地。整个广西的精铟产能达到225吨,其中原生铟170吨左右。

    柳州新的经济增长极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精铟进口国,近3年每年的进口量占总用量的66%-78%,70%以上的进口量来自中国。美国铟的进口量从2001年的79吨增加到2006年的150吨,主要从中国(44%)、加拿大(22%)、日本(15%)和俄罗斯(5%)进口。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精铟和粗铟出口国,2006年的出口量约为420吨,占全国产量的78.2%。

    从铟的国际贸易看,铟的交易不少于500吨,年交易额达22亿元以上。如果我国在铟的交易上建立自己的交易服务平台,控制本国铟的市场交易,铟产业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今年6月1日,国家商务部向社会公布了符合铟出口许可证申领资格的18家单位中,柳州占五家之多。依次是柳州华锡集团、柳州立银金属材料公司、柳州英格尔金属有限公司、广西德邦工贸有限公司和广西铟泰科技有限公司,这5家企业2006年生产原生铟和再生铟155吨,占国内产量的35%左右。

    “从自治区党委、政府到市委、市政府,对打造中国铟谷产业都十分重视。”何焕全告诉记者,柳州高新区是于1992年成立的省级高新区,由中心园区和官塘创业园两部分组成,市政府在柳州的东部,即柳东新区划出25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柳州高新区官塘创业园,为柳州打造中国铟谷基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并将此作为柳州新兴特色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极。目前已有香港财富集团、明惠生物柴油、广西盐业物流园等多家企业在官塘工业园区建厂生产。

    今年5月10日,中国首家铟谷交易中心永久落户柳州高新区。该高新区随之加速实施“国家柳州新材料产业园”和“广西铟金属电子交易平台”、“铟锑锡锌专业孵化器和国家铟质量检测中心”,力争把柳州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铟谷”,推动柳州铟锑锡锌等特色优势金属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的迅速发展。

    打造中国“铟谷”,尚需国家大力支持

    2000年至2006年间,全球对铟的消费年均递增14.4%,其中2006年为1056吨。预计2006年至2010年,年均递增17.2%,2010年达到1995吨。

    柳州具有得天独厚发展特色铟产业的条件。但要成为世界铟现货交易中心和价格发布中心,要使铟产业发展成世界特色产业,必须得到国家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

    其中国家收储是应对国际市场短缺和防止走私的重要手段。当前铟价格较低,如年收储200吨,按铟现价450万元/吨计算,只需拿出9亿元。这样势必造成铟市场供求失衡,导致铟价持续上涨,预计一年后铟价在1000万-1500万元/吨之间,到时收储200吨铟将要支付20亿元至25亿元。也就是说,如国家目前投入9亿元将获利11亿元至16亿元,不仅收益丰厚,更重要的是为将来国内铟的大量应用储备了资源。

    然而,提升铟产业,当务之急要在关键技术上寻求突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集中企业、科研单位等所有技术力量设立铟材料研发和转化中心,负责技术引进、吸收、改进、转化和推广。同时,建立中国铟专业检测机构,完善中国铟检测标准。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铟质量检测机构,将广西的铟质量检测中心打造成国内第一家专业铟检测机构,还需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资质认可。

    目前,铟高科技产品的技术大部分在国外。因此,有必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加强对铟下游产业的技术、资本、人才的引进,利用广西的资源优势,通过企业合资或独资生产的方式,快速形成铟下游产业的积聚。参照广西糖网的运作模式,为吸纳民间资本进入铟交易市场提供政策支持,在仓单交易阶段(没有实物交割)仅收印花税,不收增值税。建立专门机构,吸引相关人才,建立专项资金,确保铟高科技产业成为柳州新兴的支柱产业。为柳州在全区率先实现工业化示范城市再添新后劲。(刘兴标 杨建萍)

    相关链接

    铟:小金属中的贵族

    铟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族元素,原子序数为49,原子量为114.82。铟属于分散元素,在地壳中含量非常低,其丰度与银相近。铟显银白略带淡蓝色,光泽亮丽,弯曲时会发出鸣音。具有熔点低(156.61℃)、沸点高(2080℃)的特性。其化学性质,从常温到熔点之间,铟与空气中的氧反应缓慢,温度更高时,与氧、卤素、硫、硒、碲、磷发生化学反应。铟传导性好,导电性比铜约低4/5,而热膨胀系数几乎超过铜的一倍。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铟锡氧化物透明导电膜(ITO)、低熔点合金轴承材料、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接点材料、牙科合金电子产品、原子反应堆控制棒等高科技领域。

来源:广西日报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