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借船出海” 融入长三角

2007年08月17日 0:0 492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8月17日讯  发展的资金引自长三角地区,生产的产品卖到长三角市场,同时“借船出海”,以长三角为平台实现产业的东接,近年以来,安徽铜陵充分打好“融入长三角”这张牌,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组来自铜陵市经贸委的数字印证了上述观点:近三年来,铜陵引进内资70多亿元,其中来自长三角地区的资金就达到近47亿,占到三分之二。同时,铜陵的工业销售收入中约有70%是在长三角市场上实现的,其中70%以上的铜产品、60%以上的电子产品、95%以上的水泥以及70%以上的纺织品均销往长三角地区或通过长三角消往全国各地。
      对此,铜陵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沈素琍表示:“我市近几年紧抓东向发展战略的成效开始显示出来,为铜陵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据了解,安徽铜陵是工业基础扎实、特点明显的工业城市。该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个率先”的发展目标,结合铜陵实际,提出了按照“经验东取、交通东联、资金东引、产业东接、朋友东交”的思路,以培育产业集群、发展外向型经济与民营经济作为主线,积极抓住在长三角城市经济梯度转移中的机遇,当好“配角”,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产业载体等方面全面融入长三角,加速实施东向发展。
“两小时经济圈”拉近长三角
      对接长三角,首先需要加快交通对接的步伐。五年间,铜陵市先后投资近12亿元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功构建了铜陵到合肥、南京、杭州、黄山、九江等区域中心城市的“两小时经济圈”。截至目前,铜陵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465.4公里,比五年前增加了638.6公里,公路密度也由74.3公里/平方公里增加到131.6公里/平方公里,增长了77.3%。庐铜高速建成通车,贯穿铜陵市的沿江高速、铜九高速、铜汤高速、合铜黄高速相继开工建设,进一步打通了该市融入长三角的快速通道,交通区位优势更加明显,铜陵成为区域交通枢纽雏形初步显现。     
“借船出海”融入长三角
      为实现产业东接,与长三角形成产业互补、双向融入、错位发展,以推动和壮大铜精深加工、化工、电子等主导产业,铜陵市采取了“借船出海”战略。该市积极参与长三角支柱产业的配套和融入,推动了铜都铜业、铜峰电子等本土企业进入长三角投资兴业,并获得了成功。此外,铜陵国电、节能环保设备、汽车零配件、矿山无轨化采掘机等一批特色续接产业项目已经开工,铜陵将逐步成为长三角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借船出海”战略使得铜陵的主导产业发展壮大,2006年该市铜工业产值达到了321.6亿元,占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66%以上;化工行业实现产值45.1亿元,占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9.3%,到“十一五”末,铜陵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硫磷化工基地之一。
人才引进与劳动输出
      为实现东接,铜陵市还以大企业为平台,以“在铜挂职博士论坛”等载体为依托,积极吸引长三角的人才进铜陵。继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展全面合作以后,又与上海交通大学展开了全面合作,加速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进程,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组织全市企业与大学和研究院所加强合作,促进他们之间的知识流动、技术转移和创新合作。实现产学研项目对接。在引进人才的同时,铜陵还积极为长三角地区提供优质人才,每年该市有50%以上的大中专毕业生到江浙沪就业,并向长三角输送10万熟练产业工人。
      在实施东向发展战略进程中,铜陵形成了以有色金属、化工、电子、建材为支柱的工业体系,拥有铜都铜业、三佳模具、铜峰电子、六国化工、精达股份、安纳达钛业等6家上市公司。2007年1至6月份,铜陵实现GDP118亿元,同比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1.56亿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37,财政收入达到24.97亿元。
来源:人民网安徽视窗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