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获批额超250亿美元 或成外汇储备泄压阀

2007年09月27日 0:0 139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来自证监会消息,又一只华夏基金管理公司的QDII产品获准发行。据记者了解,如果加上此前发行的华安国际配置基金、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基金,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基金类QDII产品已经达到3只,获批额度共65亿美元。
据测算,此前中外资银行系QDII获批额度已达185亿美元。业内人士指出,管理部门通过QDII产品为外汇储备减压的意愿越来越明显。
  QDII规模直线上升
  据了解,2006年11月成立的华安国际配置基金额度为5亿美元,不过首期发行仅获得1.97亿美元的认购;本月12日刚刚发行的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基金外汇额度为20亿美元,得到投资者的热情追捧,发售首日募集规模接近500亿元。在这种情况下,南方基金管理公司不得不紧急向国家外汇管理局申请追加额度,从而将最终审核额度增加至40亿美元。
  第三只QDII产品将于本月27日发售。华夏方面透露,该只QDII产品——华夏全球精选基金的核准额度为25亿美元。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有南方的“前车之鉴”,华夏全球精选有可能再度“麻烦”外管局,因为仅为申购南方QDII未果的资金便有200多亿元人民币,折合约26亿美元。
  据统计,截至上月,中外资银行系QDII已获批额度185亿美元,加上基金系QDII,总额度已达250亿美元。业内人士指出,这表明管理层有意借基金这个渠道,为急速增长的外汇储备寻找宣泄口。”该人士猜测。
  迫于外汇储备压力?
  业内人士的猜测显然并非空穴来风。本月初,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透露,截至今年7月,我国外汇储备已达1.4万亿美元。仅2007年上半年,中国外汇储备即增长2663亿美元,远超2005年、2006年全年。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了1360亿美元,增幅创下历史纪录;今年二季度,外汇储备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不过仍增加了1310亿美元。按照年率折算,这一增幅相当于中国GDP的15%左右,也相当于美国经常账赤字的2/3。
  国际投行雷曼兄弟公司认为,这一史无前例的累计速度,蔚为世界奇观。中国外汇储备快速累积并非偶然,主要是因为贸易顺差的大幅增加,目前正处于GDP8%左右的水准;此外,投资性资本流动(热钱)也助了一臂之力。
  QDII成外储泄压阀
  “1.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既是一种财富,也是悬在国内经济头上的一把利剑。”一位银行外汇分析师认为,在每季度流入国内的上千亿美元外储中,有700多亿元被认为是存在投机嫌疑的资金。
  该分析师认为,过多的外汇流入是造成国内市场货币流动性泛滥的主要原因,它(热钱)大量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直接导致国内资产价格的泡沫化。
  “在这种情况下,监管部门不得不为外储放开一个宣泄的口子。”该分析师认为,近期国家开通港股直通车便是其中的一个尝试。不过,对于国内投资者而言,对国外市场运作并不熟悉,这个口子开得过大,存在很大风险,因此通过QDII无疑是一个相对安全的方式。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