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四季度投资策略

2007年09月27日 0:0 220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强劲需求将延长行业景气周期
 ———有色金属行业四季度投资策略
美元疲软支撑价格走高
  不断扩大的‘双赤字’从根本上削弱美元汇率,而且目前美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只会使赤字越来越大,加上美国次债危机导致美联储自2003年6月以来首次使用降息政策,超过市场普遍预期的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直接从5.25%下调至4.75%,下调幅度达50个基点。我们认为美元贬值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伴随美元的贬值和继续贬值的预期,以及新兴国家主要是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将是全世界的资产价格上涨带来的世界性资本通胀。
  从我们统计的20年的美元综合指数来看,美元平均综合指数为94,目前美元指数为78.3处于历史低位,而同期基本金属价格却出现不断攀升的走势。美元走软使以其他货币标价的金属价格下跌,潜在的刺激了非美元购买者对商品的购买。另外,美元走软以美元标价的成本曲线上升,因此在其它国家以美元标价的生产成本增加。从我们对近7年的LME基金金属指数与美元指数的对比中也可以看到,美元指数与LMEX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我们相信美元的长期贬值将支撑商品价格维持高位运行。
新兴市场成为主导因素
  2000年以后,随着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的大幅增长,对基础原材料的需求也在稳步增加,尤其是中国需求已经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力量。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大部分金属主要的消费国,同时中国的消费比重也在进一步上升,我们乐观的估计到随着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对于基本金属的消费增长将成为全球消费的主要推动力。
  根据世界金属研究组织的最新统计,全球基本金属以及不锈钢表观需求(产量+进口量-出口量)的数据表明,基本金属年同比需求增长维持强劲。其中铜、铝、镍的需求量都较去年同期增长30%以上。而从中国国内金属市场近期价格表现坚挺与国内铜铝锌的产需变化密不可分。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四公布,8月精炼铜(铜)产量达31.16万吨,同比增长26.4%,这是今年以来最强劲的产量数据,并且铜产量基本保持稳定,中国8月原铝(电解铝)产量达107.82万吨,同比增长32%,产量同样保持稳定增长。以此同时从近日海关公布的进出口数据来看,铜进口量仍然维持高位,尤其是铜废料和铜精矿的进口在前7个月急剧上升,并未随着淡季而减少;铝出口低于上半年月度平均水平,一旦消费启动,铜铝期价和现货价格都将具备价格上涨的坚实基础。
业绩增长具备坚实基础
  由于受益于国内宏观经济走势良好以及电力电器、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建筑建材等下游行业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对于上游有色金属的需求在今年保持了旺盛的需求,这也给整个国际有色金属市场价格高企提供了良好的基本面支撑。从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原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从有色金属的价格走势来看,上半年镍、锡、稀土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相对应吉恩镍业、贵研铂业、锡业股份、稀土高科等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净利润以及毛利率都出现了大幅增长。从行业景气度来看,电解铝板块量增价涨,氧化铝价格在产能扩张的趋势下价格稳中有所回落,毛利率也保持了较高的水平。从资源整合来看,具有央企和大集团背景的上市公司在国内通胀和资产价格重估的趋势下给予了一定的溢价,外延式增长的预期大大增强,业绩表现超出预期。从产业链完整和公司产能扩张来看,具有产业链一体化的深加工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主营业务利润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上涨了95.4%和134.4%,毛利率保持了较高水平达到22.1%。
整合及注资预期提升价值
  自2007年初国家发改委下发文件,进一步整合国内有色资源以来,资产注入、产业整合便始终成为有色金属投资的一条重要主线。在全球性通货膨胀预期,美元贬值,资源稀缺性凸显的大背景下,全球矿产资源整合与金属价格上涨的大趋势下,国内资源保护、争夺国际定价权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目前中国许多的上市公司拥有大量的优质资源,在这种“小公司、大集团”的背景下,对于控股股东资产注入,提升上市公司未来业绩的大幅提升,无疑制造了太多了想象空间和巨大机会,投资者将始终围绕这股预期,作为有色金属行业的投资动力,可重点关注:株冶集团、山东黄金、关铝股份。
  根据我们对于子行业的基本面分析,重点看好铜、铝、铅、黄金,我们认为在目前高估值的时代里,行业机会大于个股机会,行业内个股都可关注。对于行业内深加工龙头企业,随着产能瓶颈的突破和技术能力的提升,未来潜力十分巨大,重点推荐新疆众和、南山铝业。(长城证券)
(仅供参考,中国有色网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