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市高位震荡 沪指收盘站上5700点
2007年10月09日 0:0 118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
10月9日收盘情况
|
||||||
|
开盘
|
最高
|
最低
|
收盘
|
涨跌%
|
成交额(亿元)
|
|
|
上证指数
|
5678.91
|
5725.41
|
5628.35
|
5715.89
|
0.41
|
1637.58
|
|
深证成指
|
19178.33
|
19354.63
|
18942.30
|
19318.17
|
0.45 |
832.64
|
|
沪市B股
|
368.43
|
370.34
|
366.67
|
368.34
|
-0.04
|
8.20
|
|
深市B股
|
779.66
|
781.14
|
775.90
|
780.10
|
-0.00
|
7.49
|
|
制表:金融界网站数据中心
|
||||||
大盘周二小幅低开后维持振荡盘升的走势,如果去掉新股神华的成交量,今日成交量有所萎缩。政策消息面上,9月CPI预测高企,货币政策调控力度料加大;中行报告预计9月CPI增长6.1% ,央行仍有必要加息。个股方面,与周一指数涨个股跌的局面不同,今日尽管指数涨幅不大,但个股活跃度明显增强,白酒、工程机械板块整体涨幅居前,而煤炭股大都选择了今日神华上市之日大幅调整。长假之后金融、地产等主流板块再度崛起,对指数拉动明显,但也引起了资金向权重股的过度集中,造成了指数涨而个股跌的局面,因此个股的风险依然存在。大盘经过近期的连续上涨,目前并没有回补缺口的迹象,说明大盘依然很强势。后市大盘振荡向上的可能性较大。
二、要闻解析
(一)一个月单向流入市场3650亿!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 9月中,场外资金的直接流入规模达到3300亿,持续营销的基金规模增长350亿元以上,合计达到3650亿元,是历史上最大的月度资金流入。而当月A 股市场以IPO新股发行流出的资金为1490亿元,以印花税和佣金形式流出的资金额为459亿元,合计分流资金1949亿元。两厢对冲,9月存量资金增长1700亿元左右。市场存量资金总量达到1.47万亿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金融界简评]:天量存量资金为市场持续走强奠定坚实基础。
在9月份创记录的IPO巨量之下,市场存量资金仍然出现了大幅增长,这不得不令人感到惊奇。从结果上来看,A股市场客观上成为了国内流动性过剩资金的“泄洪地”。
不过,存量资金的不断增加,对A股市场并非坏事。一方面,在目前情况下,资金量的增加加强了推动市场上行资金力量;另一方面,市场在高位出现了资金量的高增长,表明投资者对于市场乐观的心态以及对于后市的良好预期。
(二)“东风”首次压倒了“西风”
根据理柏中国基金透视月报9月号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国内QFII基金的总规模为79亿美元(理柏统计数据)。而同期发行成立的2只QDII的募集规模已经达到80亿美元。以上述数据看,QDII基金的规模确已超过QFII。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嘉实基金今日启动的50亿美元首发规模顺利完成,以及上投摩根即将启动的QDII基金规模能延续此募集势头的话,那么 QDII基金的规模很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再翻一倍。
[金融界简评]:管理层“一疏一堵”化解流动性。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管理层通过新股和QDII 基金的大量发行来疏导云集于A 股市场资金的策略显露无遗,不经意间,QDII的规模就已经超越QFII,这相当于A股市场由“贸易逆差”转变为了“贸易顺差”。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联储降息的情况下,国际热钱很可能会加速流向国内市场,因此,加快基金QDII的审批和募集速度,将成为未来化解流动性的关键。好在虽然过去一段时间受次级债影响QDII收益不佳,但投资者似乎对其热情不减,只要这样的势头能够延续,我们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基金QDII面世。
(三)CPI到底是涨还是跌?
今日《上海证券报》在同一版面,同一位置同时刊登了第一创业研究员李怀军的《9月CPI料小幅回落至6%附近》(下称李文)与兴业证券研究员鲁政委的《9月CPI或再创新高》一文(下称鲁文)。李文认为,9月CPI同比上涨6.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个百分点。而鲁文则认为9月份CPI将再创年内新高,可能区间为6.8%-7.4%,中值7.2%。
[金融界简评]:现在大家都搞不懂CPI到底怎么了。
根据我们的经验,每次接近月中,预测CPI就会成为一件流行的事情,各路专家学者都回粉墨登场,摆事实讲道理,论证CPI数值。但像今天这样混乱的局面,还真是很少出现。在我们看来,《上海证券报》将观点相反的文章放在同一版面的同一位置,本身就有百家争鸣的意思,而在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的是大家对于CPI指数的茫然和担忧。茫然的是,计算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千差万别;担忧的是,一旦数据偏高,证明经济进入所谓的全面通胀期,很可能引来高层严厉的宏观调控措施,近而造成证券市场的恐慌。
就现在实际情况来看,在国家统计局权威数据出台之前,市场上围绕CPI的争论还将继续,因此,至少短期内市场不会受到CPI涨幅太多的影响。
(四)机构8月大幅增仓
据统计,截至8月底,基金、QFII、保险公司、社保等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在银行托管专户的A股市值达35009.18亿元,比7月底增加6289.25亿元。即使剔除8月份沪深300指数大涨18.75%这一因素,机构当月持有股票市值仍净增近千亿元,增仓力度比较大。
[金融界简评]:机构普遍看好后市行情。
机构增仓并不奇怪,奇怪的是选择在市场大涨的时候大幅增仓。对此最好的解释就是机构普遍看好后市行情,而实际上9月份市场强劲的走势也印证了这一解释,而从目前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现在似乎还没有出现机构大幅减仓的情况。从这个角度上看,这波体现出明显机构特色的行情,很可能还将继续下去。
(五)扣除金融地产昨天其实跌了
国都证券研究指出,国庆长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市场并未出现大家预料中的普涨行情,反而呈现出相当明显的分化迹象。统计表明,金融与地产股贡献的A股总市值增量占到110%。也就是说,若剔除这两个行业的贡献,昨日市场其实出现了回调走势。
[金融界简评]:金融行业或还有上涨空间。
我们认为,昨日金融股的大涨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在长假期间,恒生指数大涨,其中中资股贡献颇大。因此,节后这些公司在国内市场有良好表现也就不难理解。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内地资金的不断流向港股市场,未来在港上市的中资股还有不少上涨空间,基于这样的考虑,昨日这种金融、地产撬动大盘上行的格局还有可能再出现。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