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智 中资PE起飞的引擎

2007年10月10日 0:0 165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悄然兴起,但当前的PE主流运作模式——外资PE募集资金和收益“两头在外”对于国内经济发展作用有限。为此,有识之士指出,应“创新引智”并举,大力推动本土PE发展。

  一般来说,根据募资地域不同可将PE分为外资和中资两大类。目前,我国境内活跃的大多是外资PE。据统计,2006年外资和中资PE投资的比例大约为9∶1。然而,外资PE“两头在外”的模式对吸收国内过剩的流动性,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作用有限。因此,加快中资PE发展非常必要。


  业内专家认为,中资PE有助于吸收国内流动性,且本土基金相对熟悉国内产业和政策环境会使他们倾向于在国内资本市场兑现收益,这将有助于产业升级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应大力培育和发展本土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这样才能持续地支持创业板和其他交易市场的发展。


  由于PE的发起、设立和运作基本上是以投资经理人为核心展开的,投资经理人的经验和资历是吸引投资者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本土PE起步阶段,吸引发达国家的私募基金经理人到中国来发起设立私募基金,有助于引进成熟市场的管理经验和运作模式。


  权威人士透露,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考虑制定一些政策,允许合格的境外私募基金经理人在中国直接设立人民币基金;允许外国企业作为普通合伙人,设立有限合伙形式的私募基金企业,吸收国内企业和个人投资者为有限合伙人进行投资;允许境外私募基金经理人将其投资视为自有资金等。

  目前,我国对发展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各类基金高度重视,并着力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分析人士认为,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有助于加快制度创新,从而吸引境外优秀的私募基金经理人到中国设立人民币私募基金。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