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矿集团四季度化工产品价格运行情况

2007年10月11日 0:0 255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四季度中国重要五矿化工产品价格趋势:总体产能过剩形势下,成本支撑性价格高位运行。 

        07年以来,全国经增长又有提速,国内消费旺盛,出口势头强劲,并由于成本的大幅增加,推动五矿化工产品市场价格震荡上行。据统计数据显示,一些重要五矿化工产品中,前8月累计,流通环节钢材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8%,铜价格指数上涨7.6%,铝价格上涨0.3%,煤炭价格指数上涨2.2%。其他重要金属冶炼材料,如铁矿石、铜精矿、焦炭等价格也都有较大幅度上涨。

表1. 1至8月重要五矿化工产品价格指数
------------------------------------------------
  比06年同期 比年初
一、黑色金属 108.20 108.00
钢材 107.78 107.66
生铁 118.96 116.55
二、有色金属 114.92 97.38
铜 107.63 96.43
铝 100.30 92.10
三、化工产品 104.77 101.32
天然橡胶 86.12 108.87
轮胎 100.72 99.71
聚丙烯 115.58 93.33
ABS树脂 107.16 99.96
纯碱 102.98 103.79
烧碱 104.52 108.34
四、原煤 102.20 98.91
烟煤 102.03 98.69
无烟煤 102.73 99.64
五、成品油 100.16 97.74
柴油 101.37 96.34
汽油 99.54 96.69
七、建材类 101.51 99.71
水泥 103.49 100.99
------------------------------------------------

        随着市场价格重心的波动上行,进入四季度后,全国重要五矿化工产品生产资料价格走势将直接关系到各行业的利润水平,再次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

        总体来看,四季度中国重要五矿化工产品价格水平处于四大因素的博弈之中。一是经济快速运行格局不变,国内外消费需求旺盛;二是资源性产品,特别是矿产资源性产品供应趋紧;三是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产品价格中的成本低估状况逐步扭转;四是前期强劲出口势头受到抑制,部分产品产能过剩将浮出水面。正是上述4大因素的博弈与相互影响,决定了四季度中国重要五矿化工产品价格趋势:总体产能过剩形势下,成本支撑性价格高位运行。

现将四季度一些重要五矿化工产品的价格走势分析如下:

一、出口水平下降,钢材价格压力较为沉重

        自07年以来,尽管全国钢材新增产能大量释放。07年前8个月钢材累计产量增长24.1%,达到了较高的历史水平,但并未出现预期中的供大于求局面,整体市场关系反而偏紧。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出口过多,挤占了国内供应。据测算,07年前8个月全国出口钢材和钢坯5,068万吨,折合粗钢接近6,000万吨。而同期的粗钢增产量也不过4,820万吨。正是过量出口触动了国内供应的“奶酪”,才使得供求关系不松反紧,刺激市场价格进一步上涨。

        受前期连续6次调整出口关税影响,预计四季度全国钢材(含钢坯,下同)出口水平会有较大幅度回落,否则就会面对更严厉的抑制措施。在国内钢铁产能继续释放的情况下,钢材出口量的较多减少,并由于10月份后北方地区室外施工相继停止,将促使供求关系转向宽松,行情压力明显增强。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四季度钢材价格因为出口减少,供求关系转向宽松而走低,甚至出现较大幅度跌落,但由于多数成本要素提高的强力支撑,尤其是铁矿石价格的继续大幅上涨影响,中国钢材价格也不会长久处于偏低价位,即陷入所谓“价格寒冬”。

        一方面价格压力增强,另一方面成本支出提高,将使得钢铁企业利润受到挤压。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情况,四季度全国钢铁行业利润水平将有所回落,但全行业实现利润量依然可观。

二、多项国际市场因素支持,铜价格高位运行

        自2006年中以来,国内铜价盛极而衰,一路震荡下跌。据统计显示,8月份全国流通环节铜价格比06年同期下降4.76%。其中8月份环比下降2.3%。国内铜价跌落的主要因素是新增资源量的强劲增长。据统计测算,2007年1至8月份累计,全国铜新增资源量为339万吨,比06年同期增长35.7%。其中国内产量为217万吨,增长15.6%;进口量(含铜合金)122万吨,增长96.4%。

表2.2007年1至8月铜新增资源情况(单位:万吨)
-----------------------------------------------------------
国内生产 同比(%) 进口 同比(%) 新增资源 同比(%)
当月 31.16 26.4 10.48 14.3 41.64 23.12
累计 217.08 15.6 121.95 96.4 339.03 35.68
-----------------------------------------------------------

        虽然新增资源供应量明显增多,超出了同期消费水平,但四季度内铜价难以深幅下跌,在多项国际市场因素支持下,将呈现相对高位运行局面。一是美元继续贬值,使得进口资源价格和运费提高;二是铜精矿和废铜价格急剧上涨,07年前8个月废铜进口价格同比上涨5成以上,4季度难以下跌;地缘政治局势不稳定,尤其是美伊关系紧张,增加了供应中断的担忧;三是全球流动性过剩,投机溢价推波助澜。除此之外,国内连续数次加息和继续增加利息,也提高了铜企业的生产成本。

三、产能大量释放,铝价位重心下移

         一段时期以来,中国铝投资增长较快,产能迅速膨胀,成为国家严格控制的行业之一。由于新增产能的大量释放,07年铝产量强劲增长。据统计显示,07年前8个月累计,全国铝产量780万吨,同比增长33.8%。预计四季度后继续保持大幅增长局面,全年产量将突破1,000万吨,比06年增长3成左右。

          随着国内产能的扩张,中国铝出口不断增加,成为全球重要的出口大国之一。由于铝属于高耗能、高污染成品,国家已多次出台抑制措施,导致铝出口量急剧下降。07年1至8月份累计,全国铝出口37万吨,同比下降57%。

         由于供应压力较为沉重,07年以来铝市场价位震荡下行。据统计显示,07年前8个月累计,全国流通环节铝价格指数比年初下降7.9%,同比也仅上涨0.3%,远低于其他金属的上涨水平。

        另一方面,四季度国内铝价位在感受供应压力的同时,也同样面临明显提高的成本支撑。主要是美元贬值、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工资水平提高、贷款利息增加、物流费用增多等。因此四季度铝价即使走低,空间也不是很大。

四、储备和消费旺季的到来,煤炭价格季节性走高

        再07年以来,在产能过剩的压迫下,国内煤炭价格稳中有降。据统计显示,8月份全国煤炭价格累计比年初下降1.1%。其中烟煤价格下降1.3%。

        进入四季度后,由于取暖季节的到来,以及枯水期水力发电量的减少,全国煤炭需求将步入旺季。用煤企业大量储备煤炭,势必推动煤炭价格季节性走高。此外,如果关闭落后小煤窑的工作取得进展,煤炭市场关系将趋向平衡,以及生产和运输成本增加,部分地区煤炭价格有可能出现较大涨幅。

        近年来中国煤炭供应格局和市场竞争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部分地区的进口煤炭竞争力超过了国产煤炭。据有关资料,目前华南地区从境外进口煤炭,不仅质量好,并且其到岸价格也低于国内北方地区煤炭。如07年一季度,广东口岸进口煤炭平均价格为每吨43美元,而内贸煤平均到港价格为每吨450元人民币。国家“宽进严出”的关税政策调控,使得这一趋势更为明显。07年前8个月累计,全国煤炭进口量3,535万吨,比06年同期增长52%。其中8月份进口405万吨,增长71%,呈现进口加速局面。受其影响,07年上半年中国首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家,8月份这一局面再次出现。四季度国际市场煤炭价格高位运行,甚至进一步上涨,亦将推动中国进口煤炭价格扬升,刺激国内行情。

五、两大因素博弈,天然橡胶价格高位震荡

        受持续高价位的刺激,一段时期以来,国内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增加很多,尤其是民营胶发展很快,陆续进入了产胶期。虽然最近登陆海南的台风会对天然橡胶生产造成一定损失,但07年全国天然橡胶仍会有较大幅度增产。据估算,07年前9个月累计,全国天然橡胶产量(含民营,下同)不低于60万吨,预计全年产量将达到或超过70万吨,比上年增长15%以上。进入四季度后,虽然国内天然橡胶产量逐步减少,但产区尚有大量库存。同时期货交割库存量也不少。据估算,目前海南、云南两大产区和上海期交所仓库的天然胶库存量超过15万吨,对4季度价格行情形成了较大压力。

        另一方面,四季度国内天然橡胶价位在感受过剩压力的同时,也同样会面临明显提高的成本支撑。主要是美元贬值、原油价格居高不下、工资水平提高、贷款利息增加、物流费用增多等。

        由此可见,四季度国内天然橡胶市场行情继续处于上述两大因素的控制之中。供大于求形势下市场价格的相对高位运行,大幅波动,将是四季度国内天然橡胶的行情主调。

六、消费力度季节性减弱,水泥价格稳中有降

        自07年以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很高增长水平,水泥消费需求较为旺盛。据统计,07年前8个月累计,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7%,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长29%,拉动了水泥产量同比增长15%,达到了85,643万吨。预计全年产量达到或超过12亿吨,增长12%以上。尽管产能过剩,但在需求旺盛和能源成本推动的影响下,水泥累计价格水平还是比06年同期上涨了3.5%。由于决策部门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控制水泥过量出口,并因为北方地区室外施工陆续停止,四季度水泥消费力度明显减弱,同样受到成本支撑,市场价格稳中有降,跌幅不会很大。

七、国家调控较强,成品油价格相对稳定

        国内成品油价格主要受到国际市场行情与国家物价部门调控两方面的制约。虽然2007年国际市场油价波动明显,震荡幅度超过30%,但国家对成品油控制较严,市场价格相对稳定。据统计显示,1至8月份累计,全国流通环节成品油价格同比上涨0.16%,比年初下降2.3%,各月价格水平波动幅度都不是很大。进入下半年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突破80美元,再创新高。目前许多产油地区局势很不稳定,尤其是美国与伊朗关系紧张,两国间是否暴发战争的极大不确定性,以及投机基金的推波助澜,使得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居高不下,屡创新高,这对4季度国内成品油价格产生了很大的上涨要求,但由于成品油价格调整处于国家控制之下,因此四季度成品油价格将保持大体稳定,即使上涨,幅度也不是很大。

        四季度处于国内运输旺季,工农业大宗产品运输量明显增加,各种燃油消耗增多。目前国内外成品油价差较大,生产企业的出口冲动很强。据统计,07年1至8月份累计,全国出口成品油1,028万吨,同比增长25%,其中汽油出口增长68%。如果今后国际油价进一步上涨,拉动国内外油价差别扩大,炼油企业将更多的资源用于出口,势必使得国内油原偏紧,不排除部分地区成品油供应紧张的可能。

八、供应趋紧,矿石、焦炭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中国是一个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较少的国家。每年所需的各类金属矿石、废金属都需要大量进口,有些进口量要占需求总量的一半以上。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区域钢铁和有色金属产量强劲增长,极大地刺激了国内外的矿石、废金属等冶炼材料价格上涨。07年前8个月全国进口铜矿砂及精矿同比增长35%,进口金额却增长了63%;进口废铜数量增长19%,进口金额增长了82%;进口废铝数量增长22%,进口金额增长了28%,表明上述产品的进口单价都有很大幅度提高。在连续数年铁矿石价格大幅度上涨之后,预计2007年长期合同到岸价格还将上涨。有传言认为新一年内铁矿石价格将上涨25%左右。不管最后谈判结果如何,只要中国钢铁和有色金属产量还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铁矿石、铜精矿等矿产资源产品价格就将继续上涨。受其此涨价预期影响,四季度上述产品国内价格易涨难跌,有些成品还可能出现枪购。与此相联系,该行业利润水平进一步提高。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境外许多地区焦炭产能的关闭,国际市场对中国焦炭需求极为迫切,价格持续上涨。07年前8个全国出口焦炭1,027万吨,同比增长121%;出口价格则上涨了33%。另一方面,虽然国内焦炭需求也很旺盛。但在节能减排,控制污染的大政策下,中国焦炭生产强劲势头逐步得到抑制。07年8月份全国焦炭产量环比下降0.53%,这已是连续两个月减产。由此观之,如果今后不发生意外情况,四季度国内焦炭市场供不应求已成定居,市场价格将出现新一轮上涨,并可能延伸到2008年一季度。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