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点再提股市风险

2007年10月18日 0:0 85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昨天下午,党的十七大代表、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在大会间隙接受了境内外媒体的联合采访。短短五十分钟里,他用了大量时间来阐述当前投资者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他说,在市场活跃的时候,各种潜在的风险更不容忽视。当前投资者教育的重心就是风险教育。

  事实上,今年以来,在监管机构持续加大投资者教育工作力度的同时,股市迭创新高,除了实实在在的来自宏观经济和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支撑之外,缺乏风险意识的中小投资者大量入市“功不可没”。

  本周一以来,上证综指已经在6000点上空盘旋。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以去年年报上市公司业绩为基准,目前A股静态市盈率已高达87倍,远高于2001年6月14日67倍的历史高位。即便以实施新会计准则后今年上半年的上市公司业绩计算,我国股市的动态市盈率也达到了49倍。

  这种上涨还能持续多久?这个问题可能谁也无法回答。但不争的事实是,结构性泡沫造成的市场风险正在积累,如果不对此加以警惕,风险随时可能爆发。

  毋庸置疑,大盘蓝筹股尤其是超级大盘权重股是本轮行情飙升的最大推手。但在指数不断创新高、大盘蓝筹股价突飞猛进的同时,大多数个股却逆市下跌,不少个股还创出了阶段性新低,这不能不让人警惕。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以来,中国股市泡沫之争就不绝于耳。随后,“5·30”大跌终结了市场对题材股、垃圾股的非理性炒作,价值投资理念重新回到了市场之中。

  如果说“5·30”后,蓝筹股重新主导市场是缘于当时蓝筹股尤其是大盘蓝筹股价格较为合理,甚至被严重低估,其较好的业绩和成长性决定了其投资价值。那么,在股指6000点、很多大盘蓝筹股价快速上涨甚至翻番的今天,这种现象应当如何看待呢?我们认为,当市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时候,在市场的非理性成分不断增多的时候,投资者还需认真思量:一些大盘蓝筹股的股价是否已经严重透支了未来的成长性?许多企业目前的业绩能否支撑得起近百倍甚至几百倍的市盈率?面对逐步积累的市场风险,如何正确认识市场,理性投资?

  市场专家指出,相对于过去的题材股、垃圾股泡沫,蓝筹股尤其是大盘蓝筹股泡沫对市场的影响更大。一旦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爆发,其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和危害无法估量。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1929年10月29日、1987年10月19日的美国股市大崩盘,以及日本、我国香港、我国台湾等市场经历过的由股市泡沫引起的股灾之痛,或许能给市场和投资者以有益的启示。

  毫无疑问,目前支持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各项因素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格局也将继续保持。但目前股指短期累计涨幅已过大,短期市场已无估值优势可言,甚至已逐渐出现了蓝筹泡沫态势,大盘内在风险不断聚集,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大盘即可能出现大幅振荡。

  在市场化监管已深入人心的当下,如果股市投机过度疯狂,市场风险越积越大,有可能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危害时,相信任何一个市场监管者都不会坐视不管。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