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所正式明确会员技术标准
2007年10月19日 0:0 818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金融期货业务系统技术指引》昨日正式发布中金所正式明确会员技术标准
本报讯 记者日前获悉,《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金融期货业务系统技术指引》(下简称“《技术指引》”)于昨日正式发布并开始实施。此次正式发布的《技术指引》,明确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简称“中金所”)会员的基本技术条件和要求,其发布和实施将为相关单位申请中金所会员资格提供具体的指导,也有助于相关单位进一步做好股指期货准备工作。
据了解,为规范会员业务系统的建设,有效控制金融期货业务系统的风险,中金所根据《金融期货结算业务资格行政许可事项的通知》和交易所交易业务规则,制订了《技术指引》。《技术指引》适用于参与金融期货结算业务的会员(包括交易结算会员、全面结算会员和特别结算会员)以及直接接入交易所的交易会员。
根据《技术指引》的规定,会员的核心网络建设应达到以下要求:网络承建集成商应具有信息产业部颁发的三级以上(含三级)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网络设备的性能和通信链路带宽应保证满足业务需求;网络不应存在单点故障,其通讯链路和网络设备应有备份措施;不同业务或应用应采取适当技术手段隔离,交易网段和非交易网段应实现隔离,开发测试设施和运营设施应进行分离;与互联网、外联单位的连接应采用可靠的技术隔离手段(如防火墙、安全网关、隔离网闸等),以确保网络的安全。
《技术指引》规定,会员与交易所之间的通讯链路可以选择“上证通接入”、“三所联网接入”、“直接接入”三种方式,具体要求如下:会员必须采用主备链路同时接入交易所。主链路带宽不低于512Kbps,备份链路带宽不低于128Kbps;通过三所联网接入和上证通接入的会员,应与接入端交易所协商,保证连入交易所业务数据带宽在要求的带宽以上;特别结算会员和全面结算会员必须采用双链路直接接入交易所,主备链路带宽不低于2M,并通过技术手段保证两条链路具有自动切换能力。
《技术指引》要求会员系统建设应符合标准性、开放性和可靠性的原则。对交易系统的处理能力要求为:在系统拥有10万个客户,10万个持仓记录的容量条件下,系统在连续10分钟内能够稳定处理委托的数量。针对不同的会员类型具体要求如下:交易会员,系统的稳定处理能力最低为50笔委托/秒,建议达到100笔委托/秒;交易结算会员,系统的稳定处理能力最低为100笔委托/秒,建议达到200笔委托/秒;全面结算会员和特别结算会员,系统的稳定处理能力最低为200笔委托/秒,建议达到500笔委托/秒。
《技术指引》要求,申请会员资格前,会员必须参与交易所安排的测试,包括链路联通测试、链路切换测试、接口适应性测试和系统压力测试。会员应建立信息安全事故报告机制,一旦发现影响金融期货业务系统的信息安全事故,应及时联系相关方解决,并报告交易所;建立信息安全事故分级、预警、跟踪、处理、总结等机制,并定期进行演练;会员还应制订应急预案。在相关单位申请成为中金所会员时,达到《技术指引》的要求将是前提条件之一。因此,中金所技术部负责人提醒,相关单位应严格按照《技术指引》的要求,加紧进行相关准备工作。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