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盘评述:23日两市早盘弱势震荡

2007年10月23日 0:0 123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一、早盘评述 


10月23日早盘情况
 
开盘
最高
最低
收盘
涨跌%
成交额(亿元)
上证指数
5660.07
5731.94
5636.17
5637.45
-0.53
483.90
深证成指
18350.94
18542.52
18255.59
18337.20
-0.23
263.46
沪市B股
371.60
378.17
371.47
371.90
-0.11
4.52
深市B股
772.49
776.60
765.19
765.37
-0.99
3.96

  周二大盘小幅低开后维持弱势振荡的走势,成交量同比再度萎缩。指标股中除了银行股外,大都没有好的表现,导致反弹无力。个股方面,银行股、酿酒类个股和部分通信股表现较好,银行股的整体反弹对指数贡献较大。下跌个股家数仍大于上涨个股家数,个股跌幅仍较大,煤炭股跌幅居前。市场经过连续调整,今日的小幅振荡整体呈现下跌抵抗的走势,指标股继续弱势下跌,二线蓝筹整体没有动作,市场观望气氛浓厚,成交量再度萎缩,综合来看,大盘短期内缺乏上涨的动力,后市有望延续这种弱势振荡的行情。

二、要闻解析

  (一)6000关口基金赎回隐忧凸显

  6000点关口前后,基金公司一改以前净申购的状况,不少基金都出现了净赎回,甚至一些明星基金也出现了较大的赎回,一只今年初成立的资产规模接近250亿的基金,近几日日净赎回量均在5000万元左右。尽管从长期来看,国内股票还处在牛市的征途中,但短期来看风险应该引起市场各方的足够重视,一旦股市发生趋势性的逆转,恐慌性的抛盘在所难免,每天上千只股票跌停将成为一种常态,基金在巨大的赎回压力下将被迫卖掉基金经理看好的股票,造成基金重仓股的下跌,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金融界简评]:市场信心一旦遭遇重挫,基金很有可能手中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应付巨额赎回,从而产生延迟赎回的问题,而赎回的基金净值到底以哪一天计算就将成为问题,一系列的法律纠纷问题也将浮出水面。

  (二)七成个股已回5300点水平

  在经历连续4日回调之后,上证指数刚跌破5700点,但统计表明,众多个股早已展开回调,七成个股回到5300点的水平,个股的分化相当明显。尽管市场中长期趋势看好,但短期的震荡对不少个股来说同样意味着较大的风险。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其中跌幅超过15%的196只股票。从行业归属来看,“受灾”较为严重的行业包括房地产(20只上榜)、医药生物(16只)、化工(16只)、机械设备(14只)。

  [金融界简评]:在目前资金供应依旧充裕的背景下,权重股发行所带来的调整仅是短期影响而已。未来随着市场企稳、新股发行上市完毕,良好的基本面仍将推动相关个股回归升势。

  (三)证监会:房企A股IPO暂停报道严重失实

  10月22日,有媒体报道称,作为股票发行政策调整的一部分,证监会已经暂停房地产企业在内地A股市场的IPO申请受理和审批工作。经证监会新闻处证实,监管部门从未暂停房地产企业在内地A股市场的IPO申请受理和审批工作,此前相关媒体的报道严重失实。

  [金融界简评]:近期辟谣成了整个证券市场的主题词,先是有媒体盛传国资委出台了央企整体上市的大名单,国资委为此连续两次辟谣;又有几大银行行长预测本行业绩,管理层也及时给与纠正;而现在市场阜一传出暂停房地产企业IPO的消息,证监会马上出面澄清。我们注意到,虽然党代会期间往往是各种传闻和小道消息的高发期,但包括证监会、国资委在内的管理层如此不遗余力的辟谣,说明管理层对于目前的行情非常的紧张,试图精心呵护行情,不想让各种消息影响市场自身走向。值得关注的是,这一表现,往往是重大政策出台的前兆。

  (四)吴晓灵:未得到二套房贷政策出细则消息

  据在美国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关会议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透露,央行现在还没有得到第二套房贷政策出细则的消息。

  [金融界简评]:日前市场中关于各大银行出台二套房贷限制的消息层出不穷,今天是这个银行制定了二套房认定标准,明天是那个银行修改了房贷规则。所有的这些消息似乎预示着二套房贷细则就要出台,对于房地产市场造成极大冲击。但从吴晓灵副行长的讲话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出,现在各大银行的动作似乎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央行也在慎重考虑改政策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冲击及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短期内似乎不用过于担心改政策对于房地产板块的负面影响。

  (五)中金所批准10家期货公司为首批会员单位

  据了解,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今日批准10家期货公司为该所首批会员单位,预示着股指期货的推出进入倒计时阶段。

  [金融界简评]:关于股指期货的传闻,从去年传到今年,而市场也早已对此麻木,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和管理层透露出的意图上看,股指期货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随时可以推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前期市场涨幅过快,近期市场似乎进入了一个调整期,这样的市场状况,也为股指期货的推出创造了机会。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