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岭南),是广东省铅锌行业及矿业的主力军。已经发展成为以铅锌采、选、冶、加工为主导产业,拥有国内著名铅锌矿山凡口铅锌矿,国内第三大铅锌冶炼企业韶关冶炼厂,集有色金属高新材料制造和金融、房地产服务业为一体的大型上市公司。2006年,公司实现了 “三个突破”——产值突破百亿元,利润超过10亿元,在广东省企业百强中名列28位;净资产突破30亿元;公司股票市值突破200亿元,并正节节攀升。
这些年来,中金岭南走过了极其不平凡的日日夜夜。国家有色金属管理体制大变革、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公司沉稳应变、稳步发展;SARS的肆孽和有色金属市场的长期低迷,我们沉着应对、挺过来;原燃材料价格的大幅上升,公司积极化解;“北江水污染”事故发生,我们知耻而后勇,......不管外部、内部各种因素千变万变,公司“发展生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的战略方针始终没有变。在“稳健经营,严抓细管,在调整中提高,在改革中发展”的工作方针指导下,通过苦练内功,精细管理,磨练了意志,增强了体质,增强了抵抗风险的能力,提前完成打基础的任务。2005年开始,公司的发展战略从“做实做强”转移到“做强做大”,工作方针调整为“以资源为依托,以管理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以效益为宗旨”。近三年来,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资本实力大幅度提升,公司的价值显著提高,受到业界和各上级管理部门的高度评价。
在谋求生产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道路上,公司上下集思广益,正确分析国内外铅锌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以 “总成本领先”的竞争战略。通过对成本要素的分析,在原材料、能源、工资等越趋刚性的情况下,公司把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排污治理看作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节能减排,在企业负责地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的同时,显著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节能降耗情况
1、历史比较
从表一、图一、图二可以看出,公司铅锌综合能耗2006年比2005年大幅度下降了36%,总量从443815吨下降到了282116吨,主要原因为停产造成产量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同时,由于技术改造,原煤及焦炭耗量节约,产品综合能耗也进一步下降,其中铅冶炼综合能耗下降了27%,精馏锌综合能耗下降了9.4%,电锌综合能耗下降6%,成绩斐然。(注:图二中蒸馏锌综合标煤耗实际为粗锌综合标煤耗,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统计一般直观上表述为蒸馏锌综合标煤耗)
2、行业比较
表二、三、四是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2006年数据暂缺)提供的国内铅锌冶炼行业的能耗情况统计数据。
从中可以看出,公司铅冶炼综合能耗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是国内许多铅冶炼企业为再生铅冶炼,对比性不强),但每年有明显下降;而公司的精馏锌综合能耗要明显好于全国平均水平;电锌的能耗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环保治理和减排
1、固体废弃物:凡口铅锌矿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选矿尾砂,年总量约为50万吨,其中有26万吨用于尾砂充填,综合利用率达到52%水平;韶关冶炼厂的固体废弃物约为11万吨,其中约4.2万吨得到综合利用,综合利用率36%。
2、循环水利用量:2005年韶关冶炼厂的循环水利用比率为85%,2006年提高到了93%;凡口铅锌矿的循环水利用率达到了50%的水平。
3、粉尘:韶关冶炼厂2006年的吨金属工业粉尘排放量从2005年的5.18千克减低到了2.30千克,下降幅度为55%。
4、废水排放:从表五的实测数据与标准对比可以看出,韶关冶炼厂的废水中各种有害成分含量明显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5、清洁生产:主要企业凡口铅锌矿和韶关冶炼厂正积极推进全面清洁生产的工作,其中韶关冶炼厂经过了省环保局组织的方案评审,凡口铅锌矿被省环保局授予首批的“绿色环保诚信单位”之一。
三、 精细管理,创新发展
1、健全管理网络不断完善制度从组织上确保节能减排工作
为加强科学管理节能,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厂矿设置能源管理和环境保护专门机构,全面负责日常能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组织、监督、检查和协调工作。例如,矿山节能配有四名专职管理人员,各主要生产单位都配有相应的节能管理员,设有三级节能管理网,网员遍及生产的各个角落。在规章制度上不断建立健全一系列的能源和环保的管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例如,节能方面,具体就有:
1.能源管理制度;
2.动力管理制度;
3.供电管理办法;
4.能源计量管理标准;
5、能源设备管理标准;
通过不断制定完善系列的节能环保规章制度和技术管理标准使节能环保技术监督工作有章可循,节能工作得到规范化管理。
2、严格能耗定额管理
严格产品能耗考核制度,促进定额管理是行之有效的节能方法。厂矿将主要生产单位的能耗定额指标与责任制密切挂钩,并要求被考核单位将指标分解到工序、班组和重要机台,坚持节约则奖超耗则罚的原则。通过考核管理,有力地挖潜厂矿在生产管理、设备运行、过程控制等方面的节能潜力,达到节能降耗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3、搞好节能减排宣传和教育
节能减排工作面广,涉及矿山每一角落,每一个人。厂矿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国家关于节能的法律政策,宣传节约能源的好经验、好作法,普及节能知识,推广节能技术,努力营造浓厚的节约能源的良好氛围。
在公司厂矿各醒目位置挂上节能、清洁生产宣传标语。通过活动使形成了良好节能生产氛围,提高了全员节能、清洁生产的思想意识,使生产骨干和重要岗位人员对节能、清洁生产有了清醒得认识,为开展节能、减排创造了有利条件。积极发动全体员工,开展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主题得合理化建议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节能工作得深入开展。
4、依靠科技进步,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革新,全面提高节能减排的成效和水平
长期以来,公司非常重视科技开发和技术创新,特别是公司技术中心被授予国家技术中心的十多年来,公司共完成300多项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获得8项国家科技奖,其中,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四项、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46项,其中很多与节能减排直接有关的就有10项,间接相关有18项。公司有针对性地引进、吸收和研究开发先进实用的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降低了能耗,强化了环境保护,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1)“硫化矿电位调控浮选工艺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技术不仅使铅锌回收率大大提高,通过缩短流程,大大降低了选矿电耗,每年可为企业新增效益一千万元以上,并在全国同行中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铅锌选矿在国际上的地位。以此技术为基础,延伸出的选矿废水综合利用项目和新四产品工艺流程项目,前者使矿山选矿废水综合利用率由30%上升到50%;后者进一步缩短选矿工艺流程,如取消原有矿泥选别系统,又为企业年新增效益三千万元左右。
(2)“冶炼低浓度SO2烟气两转两吸制酸技术开发与应用”使韶冶冶炼尾气制酸转化率由98%提高99.5%,较好地解决了公司废气污染问题,项目实施后不久,工厂附近被污染荒山恢复了绿化。
(3)“选矿尾砂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经济、环保效益齐丰收。
选矿尾砂是矿石选出有用成份后的剩余部分,主要成份是SiO2,另外还含有少量未选完的铅、锌、硫等成份。尾砂年产生量约为55万吨,为了充分利用尾砂,节约井下充填成本,减少尾砂的贮存量,凡口铅锌矿技术人员与科研单位合作,经过努力,全尾砂充填攻关研究试验取得成功,年尾砂充填量达到20多万吨,尾砂利用率达50%以上,极大地减少了因尾砂输送所需要的电能消耗和井下充填成本,同时减少了尾砂作为固体废弃物的的排放,大大减小了环境承受的压力。
(4)“零排放工程技术改造”的全面实施,将大幅度提升韶关冶炼厂环保综合治理水平。2005年12月16日,公司韶关冶炼厂发生了惨痛的“北江水镉污染事故”,工厂被迫全面停产,这时公司迅速启动了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实施了韶冶污水零排放系统工程,科技工作者长期工作积累的环境治理技术储备,配套清洁生产方案、事故状态下的复产方案等一系列技术含量高、系统集成度高的切实可行的方案,使公司从苦难中得以解放。公司上下同心、同舟共济,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2006年5月21日实现了韶冶全面复产。
2006年韶关冶炼厂投入专项水治理资金4020万元,集中科技人员的力量,完成了烧结分厂一、二系统设备冷却水净循环系统改造、烧结分厂一、二系统真空泵净循环系统改造、烧结分厂二系统18m浓密池浊循环系统改造,熔炼分厂主鼓风机冷却水净循环系统改造、浊循环系统改造,电解分厂熔铅锅浊循环改造、设备冷却水改造,动力分厂煤气炉净循环系统改造、1#~7#个初期雨水集水池建设等项目43项,工业水循环利用率由原来的86%提高到93.9%,小时排水量由2412m /h下降为940m /h以下。2007年投资4000多万元的深度污水处理站开工建设,预计完工后,工厂外排污水总量将控制在300m2/h以内,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6.3%,并大幅减少外排水中污染物的排放量,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综合挖潜技改项目”的全面推进和实施,每年可减少外排烟粉尘200多吨,二氧化硫300吨左右。
(6)“锌氧压浸出新工艺”新工艺的成功引进消化吸收,将成为公司节能减排的新亮点。围绕国家铅锌行业集约化发展的要求,充分考虑国家在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论证,引进加拿大DYNTAC公司“锌氧压浸出新工艺”这个目前最先进的湿法炼锌工艺技术,在高效低成本炼锌的同时,以元素硫形式回收精矿含硫,改变了副产品的结构,全面解决了有色金属冶炼工艺中的主要污染源----二氧化硫气体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并使锌精矿中富含的稀散金属镓锗得以高效回收,从而将公司铸造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稀散金属生产基地”。(商务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