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新紧缩时代 资金遭遇四大渠道分流
2007年11月13日 0:0 85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当11月11日央行宣布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不少机构认为,连续上调准备金率不能根本解决流动性充裕的问题。不可否认,人民币升值继续,贸易顺差10月份也再创新高,市场上M1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着,数据显示,流动性还在过剩当中。
但市场上的资金并没有像两个月以前那么迅速涌进股市。相反,股市的开户数减少公募、私募调低仓位,尤其是进入11月以来A股连续下跌并没有引起成交量放大。牛市以来,证券市场的资金很少像现在如此收紧。
紧缩时代?
11月12日,上证指数延续上周颓势,下跌127.81点,收于5187.73点。沪深两市成交量1279.1亿元,调整过程中成交量没有明显放大的情形已从10月开始蔓延,这说明市场持币观望情绪浓厚。
根据中国登记结算公司网站统计,10月16日当日,沪深A股开户数达到了22.4万户的阶段性峰值,此后开户数一路下滑至上周末的13.8万户。
万国测评11月10日发布抽样调查数据显示,选择“盈利1倍以上”的投资者5.92%;“盈利50%-100%”的投资者占6.99%;“亏损”的投资者达到了58.60%。
睿信证券董事长李振宇认为,5·30以来的“二八现象”使得投资中小盘股的投资者深度套牢,许多股票没走出5·30泥潭就陷入了这一轮调整沼泽。
事实上,不仅仅是散户资金流出现紧缩,机构亦然。
银河证券分析师魏慧君介绍,从10月份开始,基金开始进行调仓,许多基金公司调低仓位。11月5日,证监会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基金行业风险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基金营销进行了进一步规定。
10月19日,基金开户数一度达到了23万户,20天过后,11月9日,基金开户数降到了不足5万户。
私募基金仓位调整更加激进。深圳市大蓝筹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肖雄文介绍,自己操盘的基金在10月份半仓,进入11月几乎空仓。11月初,在一次深圳私募基金投资经理聚会时,大家互相打探,原来都减仓了。
社保基金、保险公司、大型企业的财务投资公司以及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也走出了一致步骤——减仓。
市场上一时间出现了流动性紧缩。
四大分流渠道
在注水不足的同时,中国证券市场资金出现了进一步分流。
渠道之一是QDII。9月以来,QDII基金的出海带走了160亿美元的人民币。目前,具有QDII资格的基金公司队伍越来越壮大,一共达到10家。近期,保险公司的QDII也将出海,在国内投资热情削减的时候,投资国外的热情高涨起来。
另一渠道就是内地股民直接投资境外股市。
香港大福证券的业务员每天穿梭在深圳、北京、上海的写字楼里招揽客户,而且收益颇丰。某业务员对记者说,每天通过她开户的人有十几位。还有许多投资者直接带钱去香港开户,在深圳的罗湖海关,边检执法人员发现,携带超过规定数额人民币出境的人近段时间多起来。一位朋友对记者说,他甚至带了10多万人民币现金跑到香港。
不仅是香港股市,周边许多国家的股市已经吸纳了大量中国的流动性。近日,某中国基金公司表示将进入泰国证券市场。实际上民间投资进入东南亚证券市场之风早已兴起。
在越南,海通证券(53.07,0.71,1.36%)某人士介绍,前段时间越南股市大涨,都是中国投资者“惹的祸”。
第三个渠道是PE的兴起。
第四个渠道是期货。据期货界人士透露,最近三个月开户数有明显上升,单广州营业部开户数在4月至6月间就上涨了60%到70%。
“证券市场的流动性紧缩是暂时的。”国金证券宏观策略部分析师王晓辉认为,中国流动性过剩的基础没有发生变化。
基础之一是人民币继续升值。11月12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度创下汇改以来新高,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414元。
基础之二,是外汇储备持续增加。10月份,中国顺差达到了270.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基于以上两个基础,热钱仍会源源不断进入中国。
王晓辉认为,目前暂时性流动性紧缩的临界点可能是宣布股指期货推出之时,届时,机构会重新建仓,从而带动市场人气。
一些私募向记者表示,4900-5000点是阶段性底部,眼看着快到了,他们已经磨刀霍霍。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