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循环利用催生贵金属再生产业热

2007年11月19日 0:0 166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资源循环利用催生贵金属再生产业热
“2007中国贵金属再生国际论坛在常州召开”
        (本网讯 记者:安会珍 摄影:杨文生)由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和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主办,中国物资再生协会贵金属再生专业委员会、化学化工学院、江苏省贵金属深加工技术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首届“2007中国贵金属再生国际论坛”于11月17日在江苏常州江南春宾馆召开。国家相关部委、国内外贵金属和有色金属大型企业的代表及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
        论坛围绕“中国贵金属和有色金属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置”、“中国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问题”、“贵金属再生利用前景无限”等议题展开研讨。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博士生导师、校长史国栋教授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词。他简单介绍了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的概况,并讲述了“研究——应用——产业化”在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的深加工及再生利用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学院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出席论坛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定蕃认为,资源紧缺、环境污染、能耗高已经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虽然有色金属工业污染治理有成效,但状况不容乐观。我国有色金属循环利用和国外相比,还存在着有色金属循环利用比例低、总体技术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有色金属循环利用的企业集中度低、一些企业环境保护意识差、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等突出的问题。邱定蕃院士指出,解决有色金属循环利用的科学技术问题,要广泛采用和推广先进的工艺和装备,提高产品品质和资源合理利用水平,对有色金属二次资源进行高效预处理,需要进行大量的科学技术研究来支撑。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副校长周全法教授在论坛上还提到,尽管贵金属矿产资源分布很广,但可开采的资源并不多,环保问题已经成为目前我国贵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过程中最为严重和引起关注的问题。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魏家鸿说,贵金属再生利用缓解了稀贵金属矿的紧张局面,有效补充了国民经济建设对贵金属的需求,贵金属再生行业正在逐步走向向成熟和规范。
        通过研讨,专家认为:多年来我国可再生利用资源的管理已经逐步做到了系统化、行业化。铜、铝、铅、锌等主要有色金属废弃物的再生利用技术已逐步成熟,管理基本规范,具备了比较明显的行业特征。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在金银等贵金属生产、使用和流通等领域实行的计划管制,造成了我国贵金属生产、深加工和贵金属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技术总体水平不高,研究开发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力度不大,粗旷式经营居多,工艺、技术和装备落后,贵金属的回收率较低,同时回收利用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如何对贵金属二次资源以一种对环境友好的方式进行充分利用,提高贵金属回收率,已成为环保和资源部门以及广大企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据悉,在本次国际论坛上,还成立了中国物资再生协会贵金属再生专业委员会。该专业委员会是2007年经民政部批准新设置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常设办公机构挂靠在江苏省贵金属深加工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