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闸期货投资基金不失为明知之举
2007年11月20日 0:0 88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他在出席上周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期货研究峰会”上表示,期货市场、股票市场、货币市场的融合与互动将进一步加剧;同时,混业经营的金融体系将对监管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理顺各部门的监管职能,构建分层、高效、有针对性的监管体系就成为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胡俞越认为,股指期货历经一年多的酝酿准备已进入了正式启动阶段,目前市场上关于推出股指期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是否对股票市场产生不利影响。他认为,股指期货的推出对市场的影响将是结构性的,而非方向性。在宏观经济连年向好、企业微观业绩大幅增长的牛市背景下,股指期货推出将不会改变股指长期上涨的运行方向,但其对市场带来的结构性变化也将在牛市中表达得更为强烈。
胡俞越认为,从股指期货的内在机理上看,股指期货的推出短期内既不是股票市场的重大利好,也不是重大利空,它主要是为现货市场提供了风险管理的工具和平台,从长期看有利于扩大股票市场规模和增强市场流动性。由于股指期货兼有股票和期货的双重属性,从某种程度上说,股指期货的推出打破了股票与期货市场之间的篱障,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预期:股指期货推出对我国期货市场也将带来结构性变化,并有望成为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一个里程碑。无疑,它将给目前的期货市场带来一次历史性的剧烈变革。
他表示,这种结构性变化首先表现在品种结构上发生演变。股指期货平稳推出后,现有的期货交易品种将发生结构性演变,将从现在的商品期货单一体系,逐渐跨入到商品期货、期权和金融期货并重的多元化时代,金融期货将会破茧而出,占领高地,商品期货也将借其风势,化蝶高飞。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股市的火热局面不仅未对期货市场资金造成“挤出效应”,反而促进了上半年期货市场的异常火爆。未来在大宗工业原料及粮价上涨背景下,加以中国又处于前工业化、工业化、后工业化三种状态并存的特殊经济时期,可以预期我们的商品期货市场一定能做大做强。
投资者结构的改变是股指期货推出后我国期货市场将要面临的又一重大变化。长期以来国内期货市场都是以散户为主导,机构投资者发展滞后,尤其是期货投资基金的非合法地位,以及期货公司只被允许从事经纪业务进而限制了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机构投资者只局限于具有现货背景的套期保值企业,套利与投机交易者中缺乏机构的参与,海外机构投资者更是无法进入中国期货市场,这些都在客观上造成了投资者结构单一、机构缺失、散兵游勇的局面,而未来股指期货推出后这种局面必将有所改观,而期货基金的发展也正逢其时。
胡俞越进一步指出,尽管沪深300(4920.499,-73.92,-1.48%)指数期货合约设计成高乘数可利于前期市场的稳定,但为使中小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市场,并同时满足期货市场将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美好愿望,在完善监管体系的前提下开闸放水期货投资基金,不失为当前的明智之举。这一做法的困境在于法律框架的约束,他认为,可以参照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在股指期货推出后,制定专门的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管理办法,循序渐进,从小到大逐步放开。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