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央企第二任期内减至百家以下
2007年11月30日 0:0 101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近日提出明确要求,在央企负责人第二任考核期内,央企户数要减少到100家以下。记者昨天从国资委了解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简称“中汽”)将成为第一家被撤消央企地位的公司。
第二任期需实现3个目标
李荣融表示,在第一任期中,央企经济效益连创历史新高,资本回报显著提高,资产规模显著增加,经营实力显著增强。与跨国公司和国际一流企业相比,中央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发展还不平衡,相关差距都需要在第二任期中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李荣融是在“央企在第二任期内要实现质的飞跃”的文章中做出这一表态的。
他要求,中央企业第二任期实现以下3个目标。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标基本实现。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企业的母公司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具备条件的企业实现整体上市。试点企业按《公司法》要求,基本建立规范的董事会,实现企业决策权与执行权分开和董事会选聘、考核、奖惩经营管理者,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基本与市场接轨。
二是布局结构调整的目标基本实现。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企业控制力、影响力增强,国有资本总量增加,结构优化。央企户数调整到80家到100家。初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大公司大集团。
三是活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主业更加突出,管理更加科学,抗御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发展方式。企业内部形成和谐融洽、充满友爱、精诚团结、蓬勃向上的良好氛围。
央企数量减至153家
专家指出,以上三个目标都是在“减量增质”的基础上实现的。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国有企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必须加大。因此,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近日被正式撤消央企地位。
中汽的前身是原一机部汽车总局,该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成立之后,曾担负着汽车工业的行业管理职能。1993年,中汽总公司实行政企分开,成为集科工贸、融资投资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司。随着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行业管理职能的取消和市场经济的深入,该公司原有的经营模式无法适应市场竞争,企业生存受到严重影响。
根据介绍,在中汽的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8月起宣告破产之后,中汽已经成为空壳公司。下半年,国资委一直对中汽进行清产核资的相关工作。
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被正式撤消央企地位的同时,国资委还宣布,中国福马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并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从此,央企数量由155户减少到为153户,还有30%以上的企业将在第二任期内被整合。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