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午评:利空重重袭来 两市早盘大跌

2007年12月12日 0:0 129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一、午盘评述

12月12日早盘情况
 
开盘
最高
最低
收盘
涨跌%
成交额(亿元)
上证指数
5148.25
5148.25
5063.31
5070.38
-2.02
621.47
深证成指
16919.59
16919.59
16703.51
16745.19
-1.71
274.66
沪市B股
359.79
360.28
358.04
358.35
-0.54
2.88
深市B股
706.33
708.50
697.20
698.36
-1.98
2.05

  周三消息面,有“央企上缴国有资本收益办法出台”、“ 上市公司今年已增发再融资2723亿元”、“ 财政部发行7500亿元特别国债”、“ 中国11月消费价格上涨6.9%再创新高”、“公积金贷款紧缩,第二套房贷政策以户为单位执行”。今日受消息面利空因素居多以及周边市场的影响,早盘上证综指低开低走。银行、地产、石油化工等大盘权重股出现集体杀跌走势,对指数形成拖累,但继续大跌的可能性并不大。而在指数调整之时,逆势飘红的个股不少,做多人气并未消失。从盘面看,云南城投、四川湖山、世纪中天逆市涨停,成都建投、尖峰集团、莫高股份等个股涨幅居前。板块方面,酿酒、环保、军工、商业等板块活跃,金融、地产两大主流资金板块受政策影响大幅下挫。技术面看,大盘在回补缺口后,有洗盘的要求,回调应属正常,20日均线及半年线将对股指形成支撑。操作上,我们认为大盘正在反复构筑中期底部,可继续逢低吸纳电子信息、军工、供水供气、环保等板块的个股。


二、要闻解析

  (一)第二套房认定以家庭为单位

  据悉,《补充通知》已于12月5日印发,重点明确了以下问题:一是以借款人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为单位认定房贷次数。二是已利用银行贷款购买首套自住房的家庭,如借款人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再次向商业银行申请住房贷款的,可比照首套自住房贷款政策执行,但借款人须提供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依据房屋登记信息系统出具的家庭住房总面积查询结果。其余已利用银行贷款购买住房的家庭,再次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时,均应按第二套房贷政策执行。三是已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的家庭,向商业银行申请住房贷款时,也应按照《通知》有关规定执行。《补充通知》同时强调,凡发现填报虚假信息、提供虚假证明的,所有商业银行都不得受理其信贷申请。

  [简评]:该办法将在实质上收缩房贷,会抑制自用房及投资性房产的需求,对地产股及银行股构成利空。

  (二)美联储决定降息0.25个百分点 美股大幅下跌

  中新网华盛顿12月11日电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1日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25%。

  这也是自美国次贷危机第三季度集中爆发以来,美国第三次下调基准的联邦基金利率。由于美联储降息幅度低于此前曾预期的0.5个百分点,纽约股市11日大幅下跌,三大股指下跌幅度全部超过1%。

  [简评]:降息低于预期导致美股大跌,预计未来美国仍会采用降息的手段刺激经济,以免经济过快下滑。而中国未来仍会采取加息的手段来抑制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

  (三)财政部:资源型央企需向国家上缴10%利润

  《收益收取办法》规定,中央企业拥有全资或控股子公司的国有独资企业,应交利润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反映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基数申报。应交利润的比例,区别不同行业,分三类执行:第一类为烟草、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煤炭等具有资源型特征的企业,上交比例为10%;第二类为钢铁、运输、电子、贸易、施工等一般竞争性企业,上交比例为5%;第三类为军工企业、转制科研院所企业,上交比例3年后再定。

  [简评]:什么时候国内A股的分红股息率接近或超过银行存款利率,长线投资会大行其道。

  (四)宝钢股份收购集团130亿资产

  金融界网站12月11日讯 宝钢股份晚间公布,公司将向集团收购上海浦东钢铁有限公司罗泾项目相关资产,总价值达130亿元。

  [简评]:为筹集本次收购等项目所需资金,宝钢股份计划发行100亿元的分离交易可转债。公司认为,该次交易将快速扩大公司宽厚板产能,形成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益,并将减少关联交易。今年牛市的一大现象是上市公司积极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

  (五)11月CPI同比上涨6.9% 创11年来新高

  中新网12月11日电 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9%。该数据创下自1996年12月(当时涨幅为7.0%)以来的新高。其中,城市上涨6.6%,农村上涨7.6%;食品价格上涨18.2%,非食品价格上涨1.4%;消费品价格上涨8.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7%。

  [简评]:CPI数据仍太高,管理层明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是防止通货膨胀从结构型向全面通胀演变。加息仍很有必要。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